宣帝敏锐地察觉到了,他将头偏向了李司站立的方向,开口询问道,“李爱卿,你在想什么呢?”
李司慌忙告罪,一时间就把心里想的给说出来了,“臣在想,沈黎这小子什么时候还能回到我工部。”
宣帝一愣,然后撑不住笑了。
“你们啊,你们!就知道你们心里还惦记那小子。只是,当初说好了叫他去幽州,如今再将他调回来,恐怕难以服众。三年之期未到,幽州也没有成什么气候,倒也不急着叫他回来。”
而丞相心里清楚,某些人,就算是在最偏远的地方为官,在陛下的心里,他的分量都不会轻。他也对那孩子充满期待。三年之期,他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希望沈黎能交出让他满意的答卷。
沈黎不知道的是,虽然他早就远离京城,在幽州大搞生产,忙着提高幽州的生产力,京城的那些人,还时不时会提到他。
目前路已经铺设地差不多了,京中来信,确实有一批人,试图截下武器,一批人是庆王派来的,另外一批,似乎还不清楚到底是哪方人氏。或许皇帝是清楚的,但是暂时不想叫他知道。
既然不想让他知道,那他也不用太在意。
新运过来的杜仲到了,如今自行车和三轮车在幽州已经有行商过来贩卖了。只是因为不好运送,且价格昂贵,幽州买的人也不多,所以只有零星几个商贩这样做。
不过,据沈黎得到的消息,运送自行车和三轮车过来的商贩都被同行嘲笑了。
“这自行车、三轮车,幽州地界的人士怎么买得起?你去了也是白去,哎,你家父亲那样能干,会做生意,怎么轮到你,却对生意上的事一窍不通!一窍不通就算了,还不听人的劝告。”
“是啊,幽州那地方,又穷又偏。别看现在他们一窝蜂都往那边跑,没准过些天,就要哭着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