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私生子 福蝶 2851 字 5个月前

照雪湖位于乞颜部边界,靠近北方,再往里走便是捏古斯领地,也是走商图上的最后一站。湖面上倒影着两座终年不化的雪山,圣女峰与舍身崖便位于两座雪山之上,这也是照雪湖名字的由来。

由于来往商队众多修建形成了一座不大的集市,供众人商贸歇脚。

方同伫立于照雪湖前一处视野开阔地眺望南方,身侧放一大布包,里头鼓鼓囊囊,不知放了些什么,身后有一匹马正悠闲的低头吃草喝水。

数天前与石修远夜里一别之后,他策马回了商队驻地,将玉佩与走商图分别交给全德忠和另外一个他信得过,但和全德忠不大对付的老手。草原时有浓雾,泥沼遍地,若是没有走商图决计回不到角加镇。如此将玉佩与走商图分开,就不担心全德忠拿着玉佩自己跑路。

并不是他信不过全德忠,只是财帛动人心,他不想考量德忠的良心。

并嘱咐他们丢下大件货物,只拿能随身携带的,天一亮便启程回角加,不可耽搁。返回礼朝后把玉佩卖给王家,虽然王家黑心是黑心了点,会压三成价钱,但他们从不做杀人越货的勾当,可称一句“诚信”。

少赚一点总好过被杀人越货来的强,玉佩换的钱先拿去抵了在王氏的欠款,剩余的众人均分。

全德忠听完方同托孤样的嘱咐愕然道:“那同哥你呢?你不回和我们回去?为何要扔下大半货物?先生呢,他去哪了?”

另外一名汉子同样心存疑惑,但他比不得全德忠和方同关系亲近因此忍住没有发问。

“我陪先生去寻一寻那秃马部,看一看传说中的焉支山。”别的一概不提。说话间方同走到货车前,拿了只千里眼,又拿了个罗盘,不停拿些小物件放入布包中。

全德忠亦步亦趋的跟着,见他动作和拿的东西知道方同不是在开玩笑,他顿了顿,嘴唇翕动。

焉支山与秃马部神秘至极,此前从未有关于焉支山的只言片语流出,众人只知新鄂里草原的最北边有座焉支山,却从未有人去过。

直到二十年前有本名为《婉婉游记》的话本子在坊间流传,书上详细描写了焉支山风景与秃马部的风俗,并配有插图,仿佛写这书的人亲自见过。

书的主人公是两位少女,她们说焉支山四季如春,漫山遍野皆为红蓝花。秃马人男耕女织,书声朗朗,几如中原。

这翻言论不被众人接受,焉支山地处极北该是终年覆雪哪来的四季如春,岂不可笑?

况礼朝人向来自诩诗书礼仪之邦,文人们更是清高自傲,视狄戎人与凶真人为未开化蛮子。

《婉婉游记》居然对蛮子赞许有加,这简直是大逆不道,其心可诛,在文人的带动下,《婉婉游记》被打为邪书,禁止翻阅。

更有甚者直接给写书人扣上了私通狄戎的帽子,试图找出写书人。只写书人用的是化名,还颇有势力,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所以全德忠也认为焉支山是黄粱一梦,想去焉支就得横穿捏古斯领地乃是求死之路,但想到当年方同跳下泥沼将不慎陷落的他托起,自己却差点葬身泥沼。

又想到方同对他的提点,全德忠很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得志便猖狂,未得志也要编出两分瞎话来酸一酸人,没被人打死活蹦乱跳至今,还混到了商队的二把手全赖同哥照顾有加。

如此想着他下定了决心,猛的闭上眼粗着脖子喊道:“同哥我要和你一起去,你和先生要是死在半道上我给你们收尸!”

方同没料到贪生怕死的全德忠能说出此番话,暮然回首笑骂道:“你小子在咒我死呢!”

他走到全德忠身前,重重拍了把方同肩膀:“去焉支山九死一生,但先生对我有救命之恩,我不能让他独自去。”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个原因便是先生独自去寻那队骑兵,若是不能回来,那他就去乞颜部里砍杀几人,全当给先生偿命,此乃有去无回,但这不能告诉全德忠。

“同哥,你对我也有救命之恩。”全德一字一顿道。

方同一愣,眼底含泪:“那我母亲便托付给贤弟了。”

全德忠明白方同定不会让他跟着,眼眶泛红声音沙哑:“同哥放心,愚弟定将视为亲母,奉养天年。”

方同摩挲着腰间水囊心情沉重,这许多天过去,他堵在去捏古斯的必经之路上却依旧不见石修远,怕是……

忽听一阵马蹄声哒哒而来,方同眼睛一亮,一人一骑披着暖融融的日光背光而来,正是石修远。

石修远老远就看见了方同,直直的朝他策马而来,调侃道:“当家的我观你眼下青黛,可是沉溺温柔乡?得注意身子啊,年轻时候不知节制,老了可有的受。”石修远将手背到身后,轻捶后腰,一副虚不甚补的模样。配上他青白的脸色还真有浪荡子的模样。

全德忠被这一打岔,心中的激动担忧喜悦全部卡住,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讷讷的问:“先生你没事吧?”

“有事,有大事,被一群小娘子追着几天,真真是如狼似虎,差点被榨干,好不容易甩脱了他们逃出来。”石修远撸了把满脸的络腮胡。

那夜他沿着骑兵留下的痕迹一路追踪,所幸他们带着马群跑不了太快,终于在后半夜找他们了他们的扎营处,他扯下一截衣袖蒙面,先是暗杀了几个外出放水的。

后正面一番苦斗将剩余人全部杀死,却不料牧民中有一人为骑兵假扮,趁着他出其不意放出了信号。他被人追了三四天,好不容易才甩脱,自身也受了不轻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