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崇应年过四旬,比昌同帝还大上几岁,被扶起来先行弟子礼,沉稳道:“家父身体康健,也时常念起当年初见陛下,惊为天人。”
昌同帝哈哈大笑,“今岁令尊可有入京的打算,寡人也多年未见老友。”
宋凌听着这二人推拉,暗道:崔崇应想必就是榜眼,状元榜眼都拉在身边站着,唯独探花郎还跪在地上,明摆着把傅丞相脸面往泥地理踩。方才点评时,也只提傅秋池容貌出众,绝口不提才学。话里话外都暗讽他,空有皮囊而无真材实料,啧啧。
崔崇应也会做人,知道当今最喜别人与他师生相称,一大把年纪了还能放下身段行弟子礼,人才。
当今还是三皇子时,曾去过柳州,当时崔家还有些风光残存,当家家主又哪会瞧得上原本没有继位可能的三皇子。如今却说相谈甚欢,甚是想念,惊为天人。难怪如今世家落魄,只有崔家混得比较好。除了老巢在鸟不拉屎的柳州外还有个原因,人一家子都会做人啊!
从本朝起,世家就不断被打压。特别科举制代替举孝廉,彻底断了世家的根。被打压一二百年,早不复当年风光,而自昌同年间,傅御异军突起。自襄党与世家掌控的仕林中杀出条血路,如今手握大权,与襄党关系暧昧。对世家却不吝啬刀剑,生生打压的各大世家抬不起头。
原本世家大族哪怕日落西山也自命不凡,不肯参加科举,这两年也不得不低头。今次派来参加科举的王弗阳,崔崇应,黄明坚便是低头的意思。
而傅御有意针对王弗阳,不单单只是为了自家儿子打算。更重要的是放出信号,朝廷不接受和解,要么认输,散宗遣族融入凡流,要么就和朝廷抗争到底。
如今官员皆由科举产生,各大世家早失了超然地位。
王弗阳以策论斥骂傅丞相的举动恐怕也是长辈授意,既然朝廷不受这个好,那王家也不是软柿子任人拿捏,王家世代扎根江东郡,早把江东经营的铁桶一般。朝廷派去的郡守刺史完全插不进手,空顶着官名,没有丝毫实权。
而江东富庶,又地处礼朝腹地确实有和朝廷叫板的资格。
到如今昌同帝却当众示好崔家,是朝廷打压世家的方针变了,还是柳州崔氏暗地里倒向朝廷?
宋凌心说,该是第二种,君不见同为世家的黄明坚还端正跪在地上呢。如今世家大多不成气候,只有江东王氏仍有三船钉。昌同帝打的恐怕是拉一打一的策略,不知给了崔家什么好处,能让他们下定决心倒向朝廷。
拉拢其余世家,让王家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王家绝不会坐以待毙,将来必生乱像。
丞相与昌同帝虽然摩擦不断,但在对待世家的态度上确出奇一致——斩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