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私生子 福蝶 1276 字 5个月前

此言一出,满堂俱静。

“哐哐哐!”族老们手里捏的茶碗下饺子样砸在地上,一老哆嗦着起身,指着罗锦年鼻子:“孽障孽障!竖子小儿!安敢狂言!”脱了鞋子拿在手里就要照着罗锦年身上抽,罗锦年自然不肯干等着挨打,极其不要脸的举起栓子挡在跟前。

族老下不去手,硬生生将自己气晕了去。

一时草堂人声杂乱,王矩无奈让众人先行离开,唯独让罗锦年留下。

还不等他说话,却被罗锦年一通抢白:“王老头儿你也别装了,和我整假惺惺那套,累得慌。”

王矩赔笑:“小景何出此言啊!老朽只是想提醒你,万事慎言。你们小年轻就是火气重,日后年岁长了就晓得后悔。”

罗锦年眸光一冷,不再和王矩你来我往打机锋,扯住王矩细心包养的美髯往上提了提,俯身平视道:“你今日让我来不就是为了让我当领头的先说这个反字,王县令?”

第140章 匪事(三)

王矩动心思已不是一日两日,自柳州陷落,小康县成一叶孤舟时起,他便深知绝不能将生还希望寄托在敌人的一念之仁上,这几乎与等死无异。

比起文人风骨,家国情怀,王矩心中更在意脚下踩着的土地,小康县总计六万四千生民。他是县令,土话里的父母官,自当庇佑一方山水。先时征北军大败于高粱原,他已做好率众降于狄戎的准备,若能求一条生路,无人不可跪。

然而战场局势瞬息之间风云变化,礼朝竟一点一滴扭转局面。他又左右为难,狄戎成败走之势,难保他们不会兽性大发,溃走前对小康县下手。谁敢拍着胸脯说,破虏军能及时救小康县于水火?

王矩不敢赌。

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将希望寄托于敌人的仁慈,破虏军的英勇,倒不如拾起刀剑,如此哪怕是死了也是无憾。

但这其中又有桩难事,礼朝有律,凡无令起兵,无令持剑者皆与逆贼同罪。

他可不想事后遭朝廷清算,王氏一族世代清名,怎么都不能砸在他手上。

时不可待,再不做决定一切都晚了,偏生这时候罗锦年不合时宜的醒了。王矩动了心思,想将这不知世事的小子推到台面上来做那提线木偶,来日朝廷算账,他也不是贼首。

加之王氏体量,操作得当便能将他择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