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有线电报时代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198 字 3个月前

从这里又引出一个问题,电报中继站的建设。

一开始朱慈烺觉得,从京城到广州的电报,就是拉一条线连接京城到广州,但是通过这次实验发现,这样的长距离传输如果没有中继信号站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材料。

例如你从京城到广州是专线,那么从京城到徐州是不是有要拉一根,从京城到济南是不是又是一根?

而有了信号中继站就不一样了,发一封到广州的电报,先从京城到徐州,再从徐州到芜湖,再从芜湖到广州。

这样就可以从徐州在接一条线路到济南,济南也可以在接线路到省内的其他城市,芜湖也可以在延长到武汉或者松江府。

只需要拍发电报的时候在前缀上面先拍发区号,这样就不怕消息送不到了。

虽然这样的拍发效率会慢那么一点,但是总比用人送快吧,总比用信鸽送更快吧。

这不仅节省了材料,也节省了维修的成本,设置备用线路之后几乎不会耽误正常的电报交流。

电报线路一旦出现问题怎么修理?被剪短反而是最好办的,在接通就是了。

就是那种隐藏的断点反而更难发现,以现在的技术,这就只能不断的短接排查,缩短了线路的距离就等于减少了排查的距离。

朱慈烺不禁怀疑,以前老式电话的那个人工接线员是不是也是这么干的?把所有的电话线路都接入基站,等谁和谁需要通化了,把两者接通成通路,然后两边就可以通话了?

如果电话真的是那么简单,朱慈烺感觉自己又掌握了一门全新的技术!

成不成先实验一下就是了,区域内的电话转接可以这样搞,那跨省跨国的怎么搞,那一个接线员该面对多少个不同插孔?怪不得早期电话都那么贵,光这人工费都便宜不了啊!

那交换机又是什么东西?工作原理又是什么?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