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再往前走一片墙壁,就能清晰地看见墙壁上留下的劲瘦潇洒的笔墨。
这仿佛是一首诗,但是众位学子从未看过这首诗,却又不由得被这首诗深深吸引。
唐承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忍不住念了出来:“《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一诗结束,却好似有一股愁容在每个学子的心中浮现。
他们怔怔地望着墙上的诗,又下意识望向天空的明月,心中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更加浓厚了。
眼见众人都沉默着,仿佛沉浸在那诗中描绘的景色中,苏不疑一挑眉,笑道:“这首诗怎么样,没有人点评一下吗?”
“……写这首诗的人一定是个相当的才子。”唐承在众人的注视下主动站出来,感慨道,“这首诗的每一句话都蕴藏着不同的情绪,对喝酒的喜悦,对独自赏月的孤独……这种感觉交织在一起,层层递进的流露出来,可是到最后留给我们的仍旧是悲伤。”
“不错!”有人立刻附和道,“看见这首诗,我的心中就好像涌上了一阵孤独。不愧是绝句,每个字都用的恰到好处,作者本人想必也幽默风趣,富有想象力,才能写出这么绝的诗句啊!”
“这样的诗句就算是让我学习个十年我也写不出来,此人名叫李白?我怎么从未听说过天下还有如此大才之人啊!”
“是啊是啊,这朗朗上口的诗句我真是太喜欢了,真想与李白兄一起饮酒赏月,向他诉说我心中的仰慕之情!”
这些书生是最为单纯的,谁富有天赋,他们就仰慕谁,想要与那人结交。
此时此刻,在场有无数人都十分想与这位李白兄见一见,道一句久仰。
甚至有人频频读诵着《月下独酌》一诗,摇头晃脑,心中尤为欢喜。
“这位李白先生确实是大才,他一生创作的名诗数不尽数,不过留在这题壁诗上的就只这一首。”苏不疑笑着介绍道,“而且他书法堪称一绝,最喜爱喝酒吟诗。”
“你们没听过倒也正常,毕竟他一直生活在不夜城,未曾出去过。”
随着他的介绍,学子们的眼睛越来越亮,竟是欣喜地发问:“难不成此人现在就在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