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整个砚壁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异象,便是苏杭道与两位长老都不曾见过,如今也当是开了眼界了。

墨山心一落到那砚壁上,便像是开启了什么阀门,便像是一滴水溅入了油锅,顿时令整个墨气翻涌的砚壁都为之沸腾了,喧嚷了,天际乌云压过,却又有金光刺破云翳,既是阴沉压抑,又有一种穿透阴郁的豁然之感。

所有在棠墨殿前聚集的人,只能站在山的这一边,看着小广场那一头的唐时——

青衣少年,手持那一汪碧泓一样的墨笔,左手一挥,便见一本大书的虚影翻出,再一挥便是丈余雪白天蚕丝绸缎,吹笔落墨,那左手指甲上的一朵墨云太过刺眼,然而更刺眼或者说耀眼的,乃是忽然从唐时背后扩散出来的太极印!

也不是太极印,当说是那太极丹青印,从他背后出来,便像是光翼一样覆盖,只是随着唐时缓缓地抬手,这东西却缓缓地下沉了,三丈方圆的一枚太极丹青印,像是一座平台,将唐时托在其上。

墨气连天,在唐时挥手之间已如风云,这些东西,全部来自砚壁!

这砚壁,便是无穷尽的取墨处!

三株木心,在唐时灵力催动之下,便像是流动着的水,碧蓝而清澈,更衬得那笔管之中的墨色流云一样舒缓。

手腕一抖,再次有一道风月神笔的虚影加之于唐时的三株木心笔之中,于是那原本一尺长一指粗细的笔竟然变长,同时笔头的毫毛晕染无边墨色。

在远处众人看来,便像是他握住了一只太过修长的笔一样。

那手指无比有力,轻轻一转,便将这笔一掉头,在砚壁的墨气之上一点,将无边的墨气拉起来,抽丝剥茧一样粘连着。那一本风月宝鉴的虚影,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翻动起来,不管是不是已经开启了封印的诗,此刻全部出现了,一个个墨字从那书页之上跳出来,连成了一片,密密麻麻,忽大忽小,混杂在那水墨晕染的云影天光之中,唐时笔尖一点,便有一个字被他点住,拉到了雪白的丝缎之上——

“落字!”

第一个字,乃是“风”!

于是想起“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于是想起“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于是想起“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无数有“风”这个意象的诗句,也不管是从哪里来,是不是唐时记得的,竟然都一瞬间全部涌进了他脑海,于是重重地将这一个字,写在了那一片雪白之上。

黑白相间,是最古老又和谐的韵致。

唐时脚下的太极丹青印缓缓旋转,也分离出黑白两色的气息,融入了那画裳之中。

月。

于是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于是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于是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风,月,山,水,花,树,雪,雨,霜,云,枫……

一个个地字被唐时以笔点住,此刻他便是主宰这无数意象的王者,将这许许多多的字归入自己的画裳之中。

那姿态,从一开始的滞涩,到后来的闲适,甚至闲庭信步一样曼然。

他唇边勾起一抹笑,整个砚壁之中的墨色都被他抽取了出来,又有长句打散,似“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似“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无论是那动作潇洒,一钩一划一拨一点,还是举手投足衣袂翻飞,尽然已有行云流水的顺畅与放飞,唐时挥毫泼墨,已然是那酒酣胸胆尚开张的文人墨客,酒醉轻狂之时还能高呼“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能在那伤心失意之时高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万古诗境,似乎尽被他纳入笔下。

待收笔之时,唐时已然分不清似真似幻,只感觉自己似乎又回到了那一片海上,如蝼蚁一般到了那那无数的无字碑前,提笔,便要用尽全力,在那碑上,写下他的名字!

于是千斤压力落下,唐时口中忽然有鲜血溢出,身形似要摇落一般,却硬生生地挺住了。

转瞬间,脚下太极丹青印旋转更急,于是黑白两色交绕于他身,唐时抬手翻掌,请帖印落入他掌中,他将他手掌烙出了鲜血,便以他血为朱砂,起印,翻手狠狠盖下!

“唐时印”三古篆字,带着无穷威势,盖在了那已经覆盖满无数流动着墨气的黑字的雪白丝缎之上!

雪裳既画,于是手指轻抹唇边鲜血,唐时手指一点,并指如刀,整个砚壁之上的墨气已经接近于消散,在那一匹丝缎自动卷成一件外袍的同时,天际金光终于刺破了乌云,散落在唐时的身上。

三株木心笔消失,连天的墨气消失,砚壁的异动消失,青铁印消失,连带着唐时眼底方才那堪称疯狂的颜色,也一一褪尽。

他闭上眼,舒展开自己的双臂,只有黑白两色的外袍,很自然地便披了起来。

山风吹拂之间,画裳一件,有字无画,字影在那缎面上忽隐忽现,似有似无,玄妙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