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皆托大郎之福。
为扩大产业,胡氏与姜氏共谋,诸多铁匠聚集,日夜造炉打铁,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如此甚好。”容奚起身,“二位兄长日夜劳苦,奚无所长,唯烹食相待,以表谢意。”
姜胡二人好奇煎炒,便同去灶房。
食材早已备好,容奚挽袖,手起刀落,刀击砧板之声极具韵律,两人在旁看呆,心中直呼大郎神技!
至爆炒之时,姜卫平方知薄釜用处,心中既自豪又感动。若冶铁之术提升,百姓可用铁器者多,家家户户皆可用上薄釜。
许多人家,目前并无铁釜可用。
脑中思虑万千,却觉一极为霸道之味,突袭而至,刹那间钻入鼻腔,直击灵台。
他食指不自控捏紧衣角,转首看向胡玉林。但见胡某人已神思迷醉,恍然梦游仙境。
及菜肴置案,二人已顾不得风度,直接以箸夹食,放入口中。全然不同以往的口感,迅速征服两人,二人双箸如影,脸颊鼓动,容奚见之,愉悦畅快至极。
食毕,姜胡二人扶柱缓行,腹鼓如丘。
容奚从书房取来图纸,递至胡玉林面前。
一沓纸捏在手里,胡玉林定睛一看,道:“大郎,这些为何?”
图纸上,各种稀奇古怪之形状冲入眼帘,姜卫平凑近歪首瞧之,亦一脸惊奇。
“大郎,我从未见过这些,你从何得知?”
容奚笑言:“盛京多行商,有些远至西域、大食,有些从东海而来,出入南疆者亦多。”
他话未说尽,二人已明。
许是这些都从行商口中所得。
“玄石兄门路甚多,若是发现此些物事,烦请买下,届时我定如数返还银钱。”
胡玉林连忙摇首,“此等小事,交予我罢。银钱之事,不必再谈。”
容奚不再坚持,反正报答之法,不仅在于银钱。
后日卯时,胡氏牛车至宅前。健仆恭敬将容奚迎至车内,刘子实同进。
容奚至大魏后,唯去煤田见胡玉林,出过一次宅门。
刘和背地里,直赞其性情稳重,能成大事。殊不知,容奚不过喜宅而已。
约莫大半时辰,牛车穿过平坦官道,至濛山县城。
濛山清贫,城墙用黄土夯实,不算稳固,却也可经风雨摧残。
城门守兵勘合公验后,遂放行。
比之临溪镇,濛山县城热闹许多。摊贩叫卖,挑郎豪吆,街市人来人往。
“容郎君,过前头巷口,转过弯就是冯氏木匠铺。”健仆边说边吆喝壮牛前行。
“劳烦了。”容奚掀帘,见街上喧闹,颇有意趣。
刘子实觉车内憋闷,故早已与健仆并肩坐于帘前,好奇观望。
“郎君,那有耍猴戏,真好玩!”
车已过百米远,刘小少年方恋恋不舍,回转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