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悍匪重生记 晕想衣裳 2441 字 5个月前

李怀熙不受这些外因影响,老神在在的答着自己的题目,上次乡试病过之后,他很在意自己的身体,用各种方法把自己身体调理得很不错,入场之前为了巩固他还喝了好几天的参汤,上等山参熬的参汤不火不燥,喝得李怀熙两眼冒精光,精气神都好得很。

二月十八,会试的最后一天,李怀熙提前一个时辰在自己的考卷上落下了最后一笔,揉揉自己有些僵直的胳膊,李怀熙笑着交了卷子,最后时事的题目是他和林易辰前些天讨论过的,他压对宝了。

一个时辰之后,所有的卷子都被收了上去,考生们呆在号舍里不能动,为了显示公平公正,学政官现场正在把收上去的卷子密封,籍贯名字的部分全都用线缝死,除了文章部分,其余信息一点儿都看不见。

李怀熙托着下巴坐在号舍里看着学政官的动作,他不认为这样就能做到彻底的公平公正,虽然试卷上要求考生一律使用正楷字答卷,但是每个人的字迹都不同,同是正楷,写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阅卷的考官如果想要徇私,不看封起来的部分也是一样的。

这期恩科的主考官是右相当年的门生,两个副主考官是左相的门生,整个学政司汇集了各方各面的人马,全都盯着这场恩科的结果,李怀熙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笔迹已经在那些学政那里备案,不过他知道,他的笔迹这些人肯定已经熟记在心了——二月初八那天他和林易辰是用宫里的马车送回府的,恐怕他们还没到家的时候这个消息就已经传遍整个盛京了。

封好考卷以后,贡院的大门打开,考生们被允许离开了。大门口人头攒动,不断有人叫着陆续走出去的考生的名字,李怀熙刚刚跨出贡院的门槛就被守在门口的林易辰抱在了怀里,勒得他骨头直疼。

连续九天的高强度脑力劳动让很多考生一出贡院的大门就昏过去了,相对于那些一脸菜色的同考,李怀熙的状态其实相当好,不过林易辰还是担心,在马车上就给他灌进去一碗参汤,林易辰没问李怀熙考得如何,结果两个人心知肚明,林易辰十六岁卖给帝王家,李怀熙也一样!

李怀熙顺利完成会试,林易辰的病假也休完了,皇帝让林易辰二月底之前必须滚回余川去,北方的春耕春汛就要开始了,林易辰政务通达,一时半会儿皇帝还找不出合适的人来替换他,林易辰必须坚持到六月底才能卸任。

这次调任成功,李怀熙和林易辰实在有些误打误撞,他们之前的猜测有些小人之心,其实如果林易辰不上那本请调的折子,仁武皇帝还真没打算换掉他。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帝王,让他操心的事情太多,与哒坦通商之后,北方六府地界一直没有什么让他糟心的事情,仁武皇帝还真忘了那么重要的一大片地是谁在管着,林易辰的总督当得不错,为君分忧分得很尽职,以至于皇帝已经快忘了他这个人了。

林易辰的请调奏则呈上去的时候,皇帝有些不明所以,费了一番功夫才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期间不少在林易辰那里吃了闭门羹的大臣像仁武皇帝进言,说林易辰恃才自傲等等,可仁武皇帝是个十分明君,这些进言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作为一个帝王,仁武皇帝考虑问题的方向与一般人完全不同,朝堂上大臣之间的党争愈演愈烈,林易辰在这个时候申请调任进京为官仁武皇帝是求之不得,虽然恩科一开,朝廷里也能注入新的血液,可像李怀熙这样初入仕的书生还要再过几年才能担当重任,这点上林易辰与他们不同,这是一把已经开了刃的刀,拿起来就能用,用来切割朝堂上的毒瘤再合适不过了。

而对于林易辰和李怀熙之间这种在一般人看来很难以启齿的关系,李怀熙估计这没准儿在皇帝眼里是做梦都能笑醒的好事儿,两个注定断子绝孙的家伙为了整天泡在一起,连土皇帝似的官职都能说丢就丢,这样没出息的能臣上哪儿去找?!

67、风波

当一件事情的发展都已经被提前预知了以后,那么即使再辉煌的结果也不会让人感到多兴奋了,所以特别聪明的人一般都会觉得活得很没意思,这个时候的李怀熙就是如此,当然,他还不算是特别聪明的人,只是略微比一般人聪明一点而已。

李怀熙在林易辰离京之后的第十天收到了高中会元的喜报,距离目标又迈进一步的喜悦只支撑他兴奋了两天,封赏完了府里的下人,又备上礼品答谢了几位考官,这点儿兴奋劲儿也就用完了。

剩下的时间李怀熙继续过起了之前的日子,每天看看书、喝喝茶,只是身边少了一个林易辰,这多少还是让他感到有些不习惯,觉得有些美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