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倒是想着自己撑起门户,说到这儿,你们应该庆幸我没这干……我记得那时我还小,和我娘闹脾气,我爹我娘成亲那天是我爹把我抱在新郎官的马上带回这个家的。
我爹虽然是个屠户,大字不识一个,但为人仁厚,这么多年待我视如己出。生父虽然给我开了蒙、也留了些书,可那几个字、那几本书,够不够我考上状元的你们都清楚。我这个爹若是偏心带我,说句家里困难,就是让我整日里打猪草相信那时也没谁为我出头,那样我生父那几个字也就算白教了,早晚就饭吃了。而实际上呢?我来的第二天就跟着哥哥们上学了,一年五两银子的束脩,年节还要给先生备节礼炭敬,在座的亲爹有几个舍得?!
刚上学堂时,我人又小又瘦,没力气走不动,是我大哥、二哥两个人轮流背着我去,一背就是半年。平时有好吃的、好玩的,哥哥们也都是紧着我让着我,便宜让我占着,闯祸替我背着,即使是亲哥哥也比不过去;小时候生病,大夫说我快死了,全家都着慌,是我爹磕头求来了县太爷的马车,净潭寺一百二十八级青石大台阶,是我爹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把我背上去的!
生恩养恩,没有孰轻孰重,我到这个家时已经五岁,该记得的都记得,生父待我好我记得,我爹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让我忘了生父,小时候逢年过节都是我爹抱着我、背着我去给我生父、给孟家的祖先上坟祭扫。可我生父已逝,我能做到逢年过节不断了祖先的香火,但我不能让我现在这个爹寒心,让我们家人寒心!这辈子我只能姓李,李怀熙,生父给我的名,继父给我的姓,是李成奎家的三儿,绝不会再改!”
说到这里李怀熙有些激动,平缓了一下呼吸继续说,“孟二哥,我既是当初就叫你二哥,自然是把你当了亲戚,几位族兄也是一样,认不认祖的,不过是个过场,为了这么点本来就板上钉钉的事儿最后弄得不愉快对大家都不好,你们说是不是?
我李怀熙这个人二哥应该也清楚,最是爱认亲的一个,年前二嫂给我红枣到现在我还没吃完,赶考的时候带到京里,每次只舍得拿出两个切片泡茶喝,就是念着二嫂对我的好。
我听说二哥家的昭远年初也进学了是不是?这几个月我都在家,闲时让他跟族里的孩子们都可以过来走走,我这里用过的书也都还是好的,可以拿去给他们。”
李怀熙说完,拿眼睛看着屋里的几个孟姓人,他这番示好也是给孟家人一个台阶,虽然他不在乎御史言官一类,但确实名声已经够坏的了,实在是也不宜再多一事九州风云乱最新章节。
而李怀熙的示好也让孟家人松了一口气,听李怀熙开始之言,孟家人感觉犹如一把钢刀架在脖子上一样,铜鼎镇谁人不知李怀熙睚眦必报,否则也不会惦记水田、柳树那些八百年的老黄历了。
对于让李怀熙回去认祖归宗一事,他们心里本来也只是五五之数,毕竟当初李家是正式开祠堂改了族谱,而且官府的户籍上李怀熙也是登记在李成奎名下的。
然而原本一个应该姓孟的状元落在一窝子姓李的人家他们也不甘心,在孟家人眼里,铜鼎镇的孟氏一族和李氏一族压根儿没有可比性。如今孟家虽然没落,可祖上也是做过大官的,说是也……也应该不算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