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就惨了,不停的被人敬酒,他几乎没动筷子,被人用酒灌饱了,饭刚吃到一半,他就被人扶回卧房里了,在床上折腾了好一会才睡过去。
虽然庆祝的主角不在了,不过村民还是吃的很高兴,除了节日期间,很少能这样完全无顾忌的吃肉,就算期间谁谁家的儿子成亲了或者女儿嫁出去了,也不见谁家能这么大手笔的上了满桌子肉菜。
所以吃过饭,村民收拾起残局特别卖力,走的时候还把院子打扫干净。
等家里事处理完以后赵方继续回到城里读书,这次用心了很多,虽然这次的考试结果不是很重要,但是全力以赴才不会后悔,也不会对不起他交的二两银子的报名费。
五月的时候赵方回家了几天,正是收麦子的季节,家里田里都离不开人。经过三年多的锻炼赵方干农活已经不会被人嘲笑了,虽然还是慢了一些。
不过他刚准备下田就被人拦着了,几个人正在他家门口等着帮他收麦子呢,都说让他好好看书考个状元爷出来。
赵方看实在出不去也就在家里看看书,喂喂鸡什么的,余氏把鸡养的很好,前一阵子杀了很多鸡,现在家里的鸡看起来竟然也还有四五十只,几只鸭子,也偶尔摇摇摆摆的在院子里晃一圈,赵方想起正是上次请客村民送的,还是会下蛋的鸭子。
院子里各种果树都已经挂果,每棵书上都结了不少,内院墙角的葡萄藤已经爬满了赵方搭的木架,下面还放了一张桌子和几张小凳子,现在许木青和余氏都喜欢在葡萄架下吃饭,赵方也很喜欢,看着一串串小小的葡萄从架子上垂下来,赵方很有成就感,也很有归属感,这就是他的家啊。
赵方在家里呆了半个月,除了送饭竟然没下过地,村里人都把他看成才高八斗的状元爷了。
府试在八月,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这次的监考官事直接从京里派出来的,又是一种考试模式。
这次考试的人明显的少了很多,偌大的一个永宁城,加上附近几十个县的考子,加起来竟然才一百多人,监管也严了很多。
八月初八早晨,考院开始检查考子,让考子入场,除了一身衣服,被子,和一些吃食,文房四宝,其他的一律不能带入,赵方在队里看见不少东西从考生的行李中北扔出来,糕点、蜡烛、衣服……赵方很佩服古人的作弊能力,当然更佩服检查人的火眼金睛。
赵方带的饼子被掰了几个,还是从上中下各拿出两个来检查的,衣服也被好好的翻检了一遍,确定没问题了才让赵方进去。
府试共三场,策论、文章、诗词,每天一场,从早晨开始,到最后一场考完才准离开考场,赵方第一次知道古代的考子有多辛苦,三天都吃不好睡不好,能坚持到最后都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考试,赵方觉的他们要找的人不仅要文采够,身体也要好啊。
最后一场的诗词方面,赵方还是借用了别人的一首诗,不算很出名的一首,只是为皇帝歌功颂德,并没有太深的含义,虽然李白杜甫那些名句拿出来很能吓着人,不过一个是国仇家恨,一个是怀才不遇,那一个都不能在现在的太平盛世里拿出来,赵方也只能找一首不是很显眼的诗拿出来应付场面了。
从考场出来的考子大多都有些反应迟钝目光呆滞,赵方精神也不怎么好,回到租住的屋子里睡了整整一天一夜才起床。
收拾好东西,赵方雇了辆牛车回家,自此赵方正式开始他种田养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