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墨府在东洲。东洲边缘有七十二仙岛,再外有无穷妖魔海域;内里有一百零八福洞,再内有无量灵异仙山。墨府是墨云书之父墨老天师传承下来,坐落在被凡夫俗子们敬称为仙山的太衡山脚。

太衡山方圆千万里,山中常年鹤鸣虎啸,云雾缭绕;墨府则亭台楼阁林立,其内奴仆如蚁,宛如一方附着在仙境边缘的小世界。墨恒所在的梨花小院便在墨府东北偏僻一隅。

梨花小院清静幽雅。院南的半月门外是厨房,厨房边上住着意若秋唯一的老仆杨婆婆。

当年意若秋故去,九岁的墨恒便是有杨婆婆的帮助,才寻来梨树做成了梨木棺,容母亲意若秋隔世安眠于地下。到得墨恒十一岁,杨婆婆的儿子杨彪寻来,要接她离开,杨婆婆放心不下墨恒,便没走。杨彪也是才知道意若秋去世,在坟前磕头,不再提接杨婆婆走的事,只一年三两次地入府探望。

后来,墨恒十七岁,寻风水福地安葬母亲,又离府独居,也把杨婆婆送到杨彪那里颐养天年。等几年后再去探望时,却未能寻到,不知他们母子搬到哪里去了。

如今再见,竟是因为墨恒自灭身死,再因红莲圣印而重获新生。

重生那日,墨恒坐于树下垂泪沉思很久,起身时便把情绪都深深埋在心底,神态举止中,只显宁静平和——他毕竟修身有成,性情经过一世生死又脱胎换骨,哪怕恨毒铭心,也不至于被蒙蔽心智。

他在安静修炼“莲花法咒”之余,时常反思前生,追忆每个关键的细节,早早为自己做好谋算。

除此之外,他也偶尔去陪杨婆婆说说话。

杨婆婆见他不像以往那般沉默寡言,只当他心智磨练早熟,既感诧异又觉心酸,悄悄抹泪念叨:“恩主地下有知,也可放心了罢,少爷越发懂事了,以后必定会给您报仇雪恨……”

如此几个月,等春天逝了,夏天去了,到了秋天时候。

中秋,月亮圆如银盘,墨府内彻夜如昼。

墨恒在院角的坟前摆上香案,伴着月饼香烛,几杯茶水,几刀冥纸,陪母亲在树下过节。

“……母亲,孩儿现在明白,人分三六九等,法有百千万层。道佛也好,妖魔也罢,到头来都只不过为了一个极乐长生。只因‘极乐’含意因人而异,世间才多了那形形色色的荒唐追求。”

“但不管他们追求的是什么,要长生,便离不得一个长生法门。而称得上长生法门的,唯有‘仙法’,其它法门哪怕练到极致,也不过多活个三五百年罢了,终究归于一捧黄土……难怪您当初逼着孩儿发下毒誓。”

墨恒跪坐在香案前,深邃的眼眸凝望着月亮,无声的言语在心底流淌,宛如在与母亲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