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公主生子文23

易申身着甲胄走进大殿。殿外的武士早被人制服,没有一个人敢阻拦她。

安兴帝坐在御案之后的龙椅上,整座大殿空空荡荡的,只有秦公公和起居官仍旧跟在他身旁,几个小太监战战兢兢地立在一旁,低垂着头,生怕引起这至高无上的两父女的注意。

安兴帝微微抬起视线,目光透过十二道旒珠,落在身着易申金灿灿的甲胄上。

两人都久久没有说话。安兴帝看着易申,易申也看着安兴帝。

易申不知道安兴帝现在在想什么——推己及人,大概是对她很失望吧。不过易申不会后悔。她不想沦为辛家传宗接代的工具,便不能坐视易建章登基。

而如果易建章不当皇帝,谁来当?

辅郡王肯定不行,他当皇帝就等于易建章以后也是皇帝,易申还没傻,她不会做这种无用功。

宗室里的其他人?

笑死,大安朝的宗室里,除去辅郡王一家,还有公主和公主家眷,还有其他的活人吗?

与其让其他的公主做皇帝,为什么她不自己坐上去呢?想要不受制于人,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易申本也想过徐徐图之,她能感受到安兴帝对原身的宽容和喜爱,所以若非不得已,她也不想太过伤害他的慈父心肠。

只是她真的没想到,她这边想徐徐图之,辅郡王那边却等不及了。

或许是因为她在海城一战得了些好名声吧,等她去往漠西与漠北之时,便遇上了辅郡王与北夷勾结后,引入大安境内的夷军。这还不够,他还编造郑千户通敌的“罪证”,意图将她也一起拉下水。

易申不是抖一抖身子就往下掉舍利子的圣母,辅郡王都想要她的命了,她凭什么不去还击?是多活一世嫌命太长了吗?

只是这样,她在面对安兴帝的时候,难免有一丝丝的愧疚。她眼神飘忽,试图避开安兴帝难辨喜怒的目光。

不知过了多久,龙椅上的安兴帝长叹一声,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充满了疲惫与无奈:“阿申,朕以前说把皇位传给你,你不要。现在你又来抢——怎么,抢过去的皇位,坐起来会比较舒服吗?”

易申:????

易申:!!!!

安兴帝本来要把皇位传给原身?她怎么不知道这种事情?

易申怀疑地看着安兴帝:“那你下旨骂我一顿,还让我赶紧回京?”

安兴帝神态沧桑:“你在边关,朕能做什么?朕敢做什么?朕什么都不做,他都敢私通北夷,要置你于死地,朕不赶紧让你滚回来,能放心吗?”

易申仍然表示怀疑:“那你圣旨上说我行为不端?”

安兴帝的老脸狠狠地抽了抽,先看了旁边起居官一眼。这起居官跟了皇帝好多年,见他看过来,立刻战战兢兢地说:“陛下接下来说的话都是骂秦公公的,小臣明白。”

安兴帝这才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你个混账东西,难道你行为很端正吗?带着几百人就敢跑到北夷大营里面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懂不懂?!”

见易申似乎有点不服气,安兴帝迅速补上漏洞:“——淑女也不应该立于危墙之下!你个混账想没想过,你去打夷人,你死了伤了,史书上倒是会记一笔你为国捐躯,那朕怎么办?朕和你阿娘只你一个女儿,你有个闪失,朕还有什么颜面下去见你娘?朕骂你行为不端难道不应该吗?”

安兴帝越说越气,把御案上的奏折等物一把扫到地上:“朕骂你一句,你居然二话不说就翻天了?清君侧?你是不是以为你很聪明?你是不是生怕朕能压制得住满朝文武,不把你当反贼一刀砍了?你有这心思早干嘛去了?让你当太女的时候你不当,现在朕放弃了,死心了,你倒开始作妖,你是不是脑子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面,晃一晃就全是浆糊?你说说正常人能干出来这种事吗?”

易申被骂的不敢抬头,生怕一抬头安兴帝的唾沫星子就溅到她脸上。但她听着听着眉头也皱了起来——

安兴帝说了两次曾经想传位给原身了,这是真的?

她努力回忆,终于勉勉强强从原身的记忆里,翻出安兴帝所说的那一段——好像确实是有这么件事。

那是在先皇后仙逝的那一年,安兴帝颓靡许久,几乎荒废朝政,若不是傅司徒帮着处理前朝事务,大安朝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

安兴帝几个月才缓过神来,把原身招到身边,问她:“阿申以后想做皇帝吗?”

原身当时才十岁,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阿爹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还得去后宫努力生儿子,我才不要当皇帝呢!”

安兴帝被噎了个半死,悻悻地放弃了。

要说原身拒绝当皇帝吧,也就是这么一件事,也确实是原身亲口拒绝的,但是……

“阿爹后来也没再问过我啊!”易申等到安兴帝终于说的口干舌燥,停下来找茶喝的时候,适时地插上一句,“那时候我才十岁,什么都不懂呢。”

安兴帝好不容易消下去一点点的怒气值,顿时又爆表了。

“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你就知道老子去后宫忙着生儿子?”安兴帝刚喝一口茶,甩手就把茶碗摔倒地上,气得连“朕”都不用了,“怎么,你在那些事的理解上天赋异禀,单单对当不当太女这事反应迟钝?朕怎么这么不信呢?”

易申理直气壮地反问:“反正我那时候不明白,现在才明白,父皇想怎么做,罚我去守皇陵吗?”

安兴帝被气笑了。他咬牙切齿地道:“你要皇位是吧,朕今天就把皇位给你,傅司徒,傅司徒快进来,拟旨,朕要拟旨!”

易申觉得话头不妙,扑上去抱住安兴帝的胳膊叫道:“爹,你是我亲爹,你可不能坑我啊!!”

安兴帝给秦公公使眼色,让他帮忙把易申拖走。

就算在易申出京之前,秦公公也不敢做这种事啊!现在易申在海城炮轰敌舰,在漠北生擒北夷王,他一个年老体衰的太监,哪里敢去拦?

但是皇帝明晃晃使给他的眼色,他又不敢视而不见,只得勉勉强强走到两人身旁,哀求易申:“殿下,殿下就不要为难陛下了……”

安兴帝趁这个空档,对殿外喊道:“傅司徒,快帮朕拟旨,朕今天就禅位,公主乃中宫嫡出,身份高贵,品德出众,又能继承祖志,光耀四海。朕继位廿余载,殊无功绩,愧对祖宗。故即日传位于长宁,众卿当辅至佐至,使大安威名布于天下。”

话刚说完,他便催促傅司徒:“快快快,老师赶紧把这旨发出去,全京城的人都要知道,然后再派快马送往下面各个州县——不行这样太慢了,要不朕现在就上城楼亲自宣布吧,这样那群光吃饭不干活的废物马上就能知道了。”

易申惊呆了。

她难以置信地抬起头看安兴帝:“父皇,你这就把这么大一口锅甩给我了?你不怕我能力不足,不能够担当大任吗?”

安兴帝不假思索:“能力不足?笑话,太宗以后大安朝就没打过你那么漂亮的仗,谁说你能力不足,直接扔去漠北就好。”

易申又问:“父皇不怕我心怀不满荒废朝政吗?”

安兴帝理所当然地说:“朕现在是太上皇,朝政是你的事,你爱荒废就荒废,后世史书要骂也是骂你不务正业,说到朕只会说朕眼神不好选错了继承人而已——再说朝政不是有三公九卿呢吗,你荒废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易申愣了半晌,又问:“那万一我做了什么事,让帝王的权柄旁落,致使百姓只见六部不见帝王,又当如何?”

安兴帝用关爱智障的眼神,慈祥地看着易申:“阿申,你现在是皇帝啦,你该自称‘朕’才是。你往史书里翻翻,能够建朝一百八十年还兴盛如初的,能有几个?大安已经很好啦。至于权柄和名声……”

他略作停顿,声音沉痛:“自你阿娘去后,朕荒唐的够久了,朕真的想念她啊,你难道不能为父分忧,让我多出一些时间去你阿娘的寝宫里睹物思人吗?”

易申顿时同情心爆棚:“阿爹放心——”

她后面的话还没说出口,便见安兴帝收起痛苦的表情,扭头对傅司徒说:“老师听到了吧,公主说让朕放心——秦太监,快点准备车马,朕要下江南,这么多年可憋死我了,当皇帝有什么意思,出京一次那些老杂碎都要阻拦,现在朕是太上皇,他们总没有理由了吧?”

安兴帝一边说着,一边已经往后殿走去。

易申目瞪口呆,颤巍巍地问道:“父皇,您不是要去母后的寝宫睹物思人吗?”

安兴帝没好气地说:“思个屁!你母后死了八年早去投胎了!再说她活着的时候朕为了生个儿子没少疼那些宫妃,现在人都死了,朕再思她不是给她添堵吗?”

易申无言以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安兴帝绕过屏风,消失在后殿了。

她回过头,难以置信地问傅司徒:“傅大人,这……”

傅司徒这时正看着司印官往传位的圣旨上盖玉玺,听到她的话,安慰道:“陛下莫要多虑,这位子是太上皇亲口传于您的,老臣听得真真儿的,做不得假。”

易申瞪大眼睛:好家伙,这就叫上陛下了?

易申还没从“父皇甩了一口大锅给我”的震惊中清醒,秦公公已经带领一串宫女过来,请她去后殿换衣服了。

“换什么衣服?”易申心不在焉,随口问道。

秦公公笑得见牙不见眼:“马上就是早朝了,陛下当然应该换上龙袍呀!太上皇早就给陛下预备好了!”

易申神情恍惚地走到后殿,果然见一群宫女将明黄色的龙袍展开,给她观看。

易申:“……”

换上龙袍,戴上帝王的冠冕。此时早朝时间虽然已经过了,但内侍再次敲响朝会的钟。

钟声在宫中回荡,没过多久,文武群臣聚集在大殿之外,等待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