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公主生子文25

易申笑出了声:“郑卿你看,前辅郡王是咱们的仇人,他都觉得你有那样的文采,你是不是要做给他看看?总不能让辅郡王失望不是?”

郑通一听可以打辅郡王的脸,顿时斗气高昂:“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殿中的其他人,包括莘瑶和几名大太监在内,都同情地看了郑通一眼:可怜的郑指挥使,他该不会不知道,要做到陛下的要求,他得寒窗苦读多久吧?

不过这也没什么,长宁三卫是天子亲兵,如今河清海晏,郑千户想来会闲得很,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活到老学到老。

一口气封出三个爵位,易申意犹未尽,看到鸿胪寺卿似乎有话要说,问道:“尚卿有何事禀报?”

鸿胪寺卿道:“陛下曾在海城俘获伊比利亚犯边子爵一名,前几日伊比利亚国王传来书信,称臣子无知,非有意冒犯天|朝,希望以铜矿石十万斤为子爵赎罪,使我朝免其冒犯之罪。并请求每岁与伊比利亚交易茶叶、瓷器、绸缎等货物,再请允许派遣学院数名,令其入我朝学院,研习我朝律法,以免今后再有此事。”

易申当然没忘那个威廉·省略二十字中间名·科尔斯特子爵。不过她大概能够猜到,他们大概只是在自家的殖民地上嚣张惯了,所以到了大安也想照样来这一套。

既然对方已经赔款求和,易申也没有拒绝其他的请求,只提醒鸿胪寺卿,务必要讨价还价一番,为大安争取更大的利益。

“若尚卿觉得此事有难度,不妨去东西二市的菜场,观看一下平民如何讨价,卿必定有所感悟。”

鸿胪寺卿:“……”

他自觉地跳过讨价还价这事,继续汇报:“北夷散部现以图尔纳为首,请求向我朝称臣,每岁进贡马匹牛羊,同时请求我朝开放边市,与其交易粮食、盐巴等物。”

易申对此也没有意见。一个王朝是否会受到外地侵犯,与有没有边关集市无关,即使不开放集市,北夷难道还少骚扰大安边境了?

只要大安的国力越来越强盛,即使将边关开放,百姓也只会从北夷流往大安。所以易申根本不怕开放个把边市这种事。

只是她翻着北夷首领送来的表章,看着看着,眉毛渐渐地拧在一起:“每岁进贡马匹、牛羊,这个朕都懂,但是这次进贡貌美少年十名,这是个什么意思?嗯?”

鸿胪寺卿偷觑易申的脸色,没敢说话。

易申看到最后,怒道:“你个混账还想同意?”她一把将折子扔到鸿胪寺卿怀里——她力气大,想把东西扔到崇安殿边边角角或许做不到,但只是扔到一个官员怀里,还是很简单的。

“你个混账!十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少年过来干嘛?养着给谁看?让他们滚回去!要送就送十个马上功夫好的!”

底下鸿胪寺卿和其他几个官员眉来眼去:

——陛下不喜欢文弱的美少年?

——那还用说!你没看到辛永文那样的,陛下看了一眼就给送回家去了吗?陛下肯定不喜欢这一款!

——那怎么办?难道陛下喜欢马上功夫好的?那可难了,咱们大安马上功夫好的未婚少年可不多,总不能让北夷少年入后宫吧?

——那可不行!!陛下生的孩子,无论男女,肯定都是太子太女,怎可以有北夷的血脉?

易申看到他们越来越暧|昧的眼神交流,转念一想便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滚出去!都给朕滚出去!”

三公九卿六部尚书和左右侍郎们,诺诺连声纷纷退出崇安殿。临走的时候给傅司徒使眼色:

——司徒大人,这话我们不敢说,你是太上皇的老师,四舍五入也算是陛下的长辈,为了大安的皇嗣,你可千万要说服陛下啊!

于是其他人都走之后,傅司徒留了下来。

易申觉得奇怪,问道:“傅大人还有事情?”她想起几个月前吩咐下去的事情,喜道:“可是内阁的事情,大人们议出了章程?”只是为什么只有傅司徒留下来呢?

……大概是有些地方不能确定,所以只留一个人下来,不想让外人听去?易申满怀期待地看着傅司徒。

没办法,她盼这个盼了许久了。只要内阁建立,她就再也不用每天十二个时辰,恨不得八个时辰都用来处理朝政了。

这对她这种希望睡美容觉的养生达人来说,简直太煎熬了!

傅司徒清了清嗓子,顾左右而言他:“陛下继位已经几个月了哈哈!”

易申耐着性子和他扯皮:“是啊是啊,朕也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啊。”

傅司徒望着大殿顶上的雕梁:“那个,陛下后宫空虚……”

这话易申就不爱听了:“哪里空虚了?朕不是有个驸马吗?”

傅司徒的脸狠狠地抽了一下:“陛下还认他这个驸马?那为什么不给个名分,纳入后宫?”

易申神情沧桑:“前日朕召见驸马一家,驸马言他乃是前辅郡王姻亲,朕念在夫妻情分,没有连坐他们一家,但他不可不知法纪,故而请求麻衣粗食,以为大安祈福,也为朕祈福。驸马如此明事理,朕岂能因为一己私情,伤了他的心?故而已经在城外安排了几亩地,让他为大安、也为朕祈福去了。”

傅司徒的脸又狠狠地抽了好一阵,这才颤声问道:“那陛下的后宫之中,就一直空着吗?”

易申莫名其妙:“哪里空了?贵太妃和贤太妃不是都在和慈宫吗?朕的皇妹也还小,还没出宫建府,后宫这么多人,怎么能说没人呢?”

傅司徒觉得易申肯定在忽悠他。

易申就算没和驸马那啥过,但是大婚之前,肯定有人教过她那些事情,现在这样,必定是故作不懂。

但是让他一个太傅去和皇帝说,陛下你不要装傻,老臣知道你明白夫妻之间的那档子事,也肯定有人教过你没有那档子事就没办法生娃娃,所以陛下为了大安皇嗣,一定要往后宫里放几个男妃,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放上百八十个,反正陛下是女子,生的孩子必定有大安皇室血脉,不怕有任何意外……

……这话好说,而且太上皇当政的时候,他和满朝臣子也没少说。

可是现在的陛下是女子啊!就算陛下是皇帝,但她也是个女子啊!

让他一个糟老头子,和一个青春貌美的女子说这种事,他是真的说不出口。

所以到了最后,傅司徒终究没把“陛下宜广纳后宫,早诞皇嗣”这话说出口。只能一步三回头地蹭出了崇安殿。

等在殿外的其他两公,还有九卿和各部尚书一拥而上,将他围在正中:“司徒大人,陛下怎么说?”

傅司徒无语凝噎:“没有。”

其他人连连抱怨:“傅大人你也太不靠谱了,就这么点子事情,你居然都办不好,你还是太上皇太傅呢,怎么当上的,是不是贿赂过上官?”

傅司徒当年科考的时候,在乡试、会试、殿试之中连中三元,在那之前就是名满天下的才子,是以这些人也敢用“贿赂上官”这种事情开开玩笑,因为是个人就知道傅司徒根本用不着做这种事。

傅司徒怒道:“寻常人家的女子,外男敢在她面前说闺阁之中的事情后吗?何况是陛下?”

其他人嘘声一片:“可陛下不是寻常女子,陛下是炮轰伊比利亚战船,横扫北夷两代国王的奇女子!”

傅司徒不为所动,拂袖而去:“有本事你们去,反正我是说不出口!”

余下的人面面相觑,凑在一起合计这事究竟该怎么做。

没办法,易申大概是三皇五帝以来,第一个以公主之身继承皇位的女子了——之前的朝代倒是有过女帝,但那是皇子无能,太后掌权,后来才继位的,人家本来就有一堆儿子,也不会过于避讳闺阁之事。

可是他们大安这位女帝就不一样了,这是公主,还是个出嫁之后没有过闺阁之事的公主。

别看他们怂恿傅司徒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头头是道,但让他们去和易申说,陛下,您该纳两个男妃生孩子啦……

他们也不敢啊摔!

众人在一起商量许久,终于拿定主意:

皇嗣乃是国家大事,怎么能只有朝臣进言呢?宗室必须说话!

他们把被气走的傅司徒拉回来,如此一说,傅司徒道:“你们终于会说人话了。”

宗室之中女眷颇多,他们不敢说的事,让陛下的姑母、姑祖母乃至曾姑祖母出面,她们与陛下没有男女之别,又是血亲,总可以开口了吧?

三公八卿拿定主意,要求太常寺卿出面去找几位宗室之中的姑奶奶。

太常寺卿:???

你们这是人干的事吗?让我一个人去找?

傅司徒在旁边说风凉话:“唉,我曾做过太上皇的老师,刚才我已经为各位试探过陛下的态度了,所以现在全靠你了,勉之勉之!”

太常寺卿被赶鸭子上架,扭扭捏捏地去大长公主府求见大长公主——哦不对,现在易申是皇帝,大长公主已经升级为两国大长公主了。

两国大长公主听到太常寺卿的来意,不禁自责:“我身为陛下的长辈,居然忘了此事,是我的过错。寺卿不必多说,我这就去找其他人办这事。”

太常寺卿不禁长出了一口气。

数日之后,易申接到几位长辈公主的拜帖,请求进宫拜见。

易申觉得奇怪:“这不年不节的,公主们为何偏偏要见我?”她是皇帝,虽然后宫没有男妃,但是贵太妃贤太妃在啊!安兴帝出去玩都不带小老婆的,只带上一群侍卫,浪得飞起,所以现在贵太妃和贤太妃仍旧管理宫务。

往日长辈公主们进宫,都是去后宫见两位太妃的。

今儿是什么风,把她们吹到前朝来了?

易申乐得少看一会儿奏章,见了拜帖,便约好第二天见她们。

第二天一早,公主们盛装进宫,去崇安殿拜见易申。

易申哪里会让长辈们拜她,没等众人膝盖打弯儿,便让人赶紧扶起来。

众人给两国大长公主使眼色:你辈分最大,你先说。

两国大长公主先是感慨易申实为天下女子之楷模,文武双全战无不胜,然后就扯出手帕擦拭眼睛:“若父皇泉下有知,也会高兴有陛下这样的后人的。”

易申心安理得地收下赞许,谦虚道:“曾姑祖母言过其实了,其实朕的文治尚有欠缺,也就刀枪耍的好些罢了。”

两国大长公主继续拭泪:“陛下英明神武,我有何言过其实?只是陛下已经登基数月,也该想想后嗣的事了。”

大长公主接上话来:“是啊,陛下,太上皇与太上皇后当初那般恩爱,也是年近二十五岁才有了陛下,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咱们易家人,生孩子都费点劲儿,陛下应该早做准备了。”

易申:“……”

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做了皇帝,还是会遭遇催婚这种事?

易申用搪塞傅司徒的话来应付长辈公主们:“可是朕与驸马情深意切,现在驸马有心为大安祈福,朕岂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