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IF线

刚开始,刘嘉也跟着凑热闹吃了两回,天长日久……其实也就五天,有点扛不住,有一天,顾宗华进门的时候,看到刘嘉正在吃唐人街买来的炝炒小白菜。

“今天没吃鱼?”顾宗华问道。

刘嘉摇头:“哎,吃不动了,再吃下去,我就要变成鱼腥草了。”

“不会的,只会变成鱼腥花……哎哟。”

顾宗华把砸在他胸口又落在地上的笔捡起来,放在桌上:“要出去走走吗?”

窗外阳光灿烂,刘嘉欣然同意。

本以为是字面意义上“吃饱了撑的”饭后消食运动,顾宗华却好像很笃定要往哪里走,走过小街路过小巷。

“你是打算带着我走到华盛顿吗?”刘嘉问。

顾宗华笑道:“不,我想带你走到西伯利亚种土豆。”

“那可不行,日本人和德国人会责怪我抢他们工作的。”

顾宗华问道:“累了吗?前面就到了。”

不用他说,现在已经可以听到热闹的人声,还有铺天盖地的小摊子和小桌子,在空地上随意地摆着。

从地摊货们的成色看,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跳蚤市场。

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旧货,有些只是刚用过几次,有的已经有了足够的年头,还有一些假装自己有足够的年头。

每一位摊主都舌灿莲花,忽悠水平虽不及北京潘家园、南京朝天宫,不过用来忽悠这里的人已经足够。

这边顾客比较天真,连带着摊主忽悠人都毫不走心,刘嘉微笑地看着摊主举着锡合金说是银饰,拿着碗底印着民国字样的瓷碗说这是正宗一千年前古董。

曾在义乌混过一段时间的刘嘉岂能上这当。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被贩来的黑奴带来了非洲西岸文化,被卖猪仔的中国人带来了中华文明,还有1845年逃荒来的爱尔兰人,1917年逃来的俄国人……

纽约又是金融中心,体现在跳蚤市场上,就能看到非洲艳丽夸张风格的木制首饰,中国瓷器,爱尔兰绿帽子,沙皇时代的各种俄式审美小物件。

刘嘉不管这些玩意儿是“玛丽皇后的项链”还是“狮心王的吊袜带”,亦或是尼古拉斯沙皇临终的悲叹,她只管物件本身的工艺和材质,还有成色来考虑价格。

只要不考虑年代之类的加成,确实有不少好东西。

“啊,嗨,刘小姐~”人群里有人大声叫了一声刘嘉。

她四下张望,看见几个哥伦比亚大学的女生,她们在跳蚤市场上卖自己用勾针勾的小桌垫,还有各种东西的罩子。

这种风格的东西,让刘嘉想起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时候,人民群众平均全家被这种镂空罩子盖着,冰箱彩电电话,就没有不被罩着的。

“有意思,怎么卖的?”刘嘉问道。

“一美元。”

“卖得怎么样?”

女生们摇摇头:“一上午就卖掉两块。”

看来美国人民对到处罩东西没什么兴趣,刘嘉也不喜欢罩东西,但是她很喜欢这些花纹,如果用在衣服上会到很好的效果。

“这花纹是你们自己设计的吗?”

“不是,是吕碧城帮我们画的,她知道好多东西,这些花纹都是有出处的,有好多以前都没听说过。”

“吕碧城?”刘嘉睁大眼睛,“她是安徽人吗?”

女生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犹豫着回答:“好像是,但是她说话是津门腔调,我也不能十分拿准。”

没错了,就是她,与秋瑾并称“女子双侠”,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并称“民国四大才女”,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

刘嘉出入哥伦比亚大学那么多次,竟不知道她也在哥大。

“诶?一直没见过她,她不在汉学系?”

“嗯,她是文学与美术系的。”

难怪花纹画得这么好,刘嘉决定一定要去拜访一下传说中的吕碧城。

临走时,刘嘉买了几块勾绣作品,打算用于装饰橱窗。

从姑娘们的摊子转出来,前方还有卖南美羊驼干尸的、巫毒娃娃、辣椒酿的酒、古怪的植物,看了半天,刘嘉还是转而投奔首饰区。

这里有波西米亚风格的玻璃手镯,还有印巴风格的吊坠、藏族风格的巨大蜜蜡项链……蜜蜡什么的姑且一听,式样还不错。

刘嘉买了一个短款能拆开的项链,把项链吊坠别在她衣领的绸带结上,再戴上另外两条长短错落的珍珠项链。

“怎么样?”刘嘉问顾宗华?

顾宗华愣了一下,对他说来,这不还是刘嘉么,身上多了几样首饰的刘嘉。

刘嘉眨眨眼睛:“说好看就行了。”

“好看!”顾宗华非常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