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一开始有关如何平缓的解决山寨成风问题,慢慢过渡到重视专利、鼓励创新这样的前景之上;还有关于小说和电影如何推行分级制度,利用什么样的软件辅助,化不可能为可能……
就因为一开始是这些东西,他们并没有多么重视,只是丢给技术人员做甄别,以防里面有陷阱什么的——因为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东西,加上那段时间各种水军搅合的甚嚣尘上,做领导的,习惯性的阴谋论了一下,觉得这个“中国人”该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吧?稳妥起见,还是要论证的绝对安全了才行。
但那之后,“中国人”又源源不断的传来了许多东西,终于,把最高领导人都给惊动了!
“中国人”出现这件事,之后就被列在了绝密档案中。
在最高领导层,从一开始就持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中国人”是一个能力十分强大的愤青,他本身应该已经足够成功了,所以这些价值连城的东西,他宁愿直接上交国家,然后帮助自己的祖国更加顺利的强大起来!虽然这样的人不多吧,可也能理解对不对?至于为什么不真身出现,应该是想避免之后的麻烦吧?宁愿放弃这些东西带来的好处,也不想沾惹一点麻烦,“中国人”大概是个像传说中隐士高人一样的淡泊性子,反正绝对不可能是野心家。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他,应用他送过来的东西,然后尽可能的交好他、保护他。
而另一种,则坚定地认为这里面一定有陷阱!先不说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个个体实力如此强大的人,只说因为爱国,就无偿的奉献这么多好东西?要知道,做出这么巨大的贡献,他甚至可以塑造一个百年屹立不倒的家族了!庞大的财富、崇高的社会地位,谁能拒绝?所以,这更有可能是一个西方势力扔出来的诱饵,如果我们喜不自禁的直接吞了,以后说不定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所以,我们必须经过仔细的论证、严谨的实验,才好决定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严格来说,这两种看法都不能算错。
前者比较乐观,后者比较理性。
所以,最后的决策,就是他们一边交好“中国人”,一边用心的研究、实验他交上来的东西,一日不确定,一日不推广。
他们在一开始还担心这样的态度,如果“中国人”的确一腔热血向中华的话,会不会因此冷了心什么的……然而事实的发展却是,“中国人”很理解、甚至很赞赏他们的严谨,他一直没有中断过这种诡异的“送礼”行为。
而在今天,经过一年多的论证,甚至还有小规模的“局部推广试用”之后,最后确定全面推广的会议,就这样开起来了。
他们决定在近期,把有关“打击山寨、提倡创新八项举措”、还有“推行文娱作品按年龄分级制度”,先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出去!
刚刚提到的那个斯文学者,就是在技术层面上的总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