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涯男儿(中)

活色生香 司马 2107 字 3个月前

当年路威与易青分别之时,提到的有关他父亲路豪亮要在西北建的“电影文化城”,此时已经初具规模。

西北地广人稀,有些地方千里荒凉,不宜工也不宜农;即使拥有了相当先进和现代的城市规划、建设系统,那些地方也很难形成城镇规模。

主要的原因,当然还是因为无法吸引和聚拢大量的人口资源??谁都喜欢往大城市挤,谁愿意来那些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

而极富探险精神、每有新奇创意的西北建筑大王路豪亮,则想到用特色教育带动产业规模,进而吸拢人口、扩大居民区外沿,最终形成城镇建设的办法。

当年的深圳、厦门这些特区,也不过是贫瘠荒凉之地,但是利用其沿海城市的特有优势,开放进口、引进投资,繁盛的外贸业吸引来了大量的迁徙人口??有商机的地方就会有钱,有钱的地方就会有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城市。

西北很多地方,天然的条件无法和沿海相比,各种行业都发展不起来,但是文化软产业这种产业,却是可以到处落地生根的。

路豪亮先生的这套理论如果能够论证成功,不用二十年,千里无一人的西北边陲,将渐渐矗立起点点繁星般的大大小小的乡镇、区县。甚至是新兴地城市。

不过,路豪亮不过是个老三届,头脑灵光,但是才具却不够;他的许多天才构想。理所当然的着落在他的继承人??北大地高才生路威身上来实现了。

当年路威还在北大搞电影学社的时候,就向老爸进言,拟订了一个关于电影文化城的计划。

当时正在大力号召资金、人员来建设西北,有财团愿意开发那些盐碱沙化、无工无农的空置土地,政府当然大力支持鼓励。

天路集团以五千元一亩的便宜的吓人的价格,在古玉门关以西,敦煌以东买下数千亩土地,开始兴建第一个天路电影文化城。

二十一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一直秉持着全力支持鼓励民办教育的政策,天路集团在文化城里建立的集私立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大专、成人本科等各级教育一体化的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大笔国家贷款。

天路集团将贫困山区地孩子从大山荒村接出来。和他们的家人、监护人签定合约;合约期间内,天路集团负责给孩子吃、住、穿、用,并替他们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按月发给零用钱,而同时,孩子的教育和发展则一切听天路公司地安排。

被收入这一计划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除了使用全国制式的小学教材之外,还必须修读艺术基础美学和电影学启蒙这两门副科。

从文化城的电影学校完成初中学业的学生们,将面临第二次签约。可以选择去考公立地高中、中专,或者再次签约继续留在天路电影文化城享受免费教育。

从中专的学生开始,就要为这些年来接受的免费教育买单了。学生们根据合约。在完成国家规定地高中学业内容之外,开始半工半读的接受各种和影视摄制、制作有关的任务,为学校和文化城进行创收。赚来的钱除了很少的一部分奖励之外,大都归天路集团和文化城所有。

大专、大本的学生,除了在校期间要为学校赚钱之外。毕业后,将根据合约在天路集团指定的单位低薪服务三年,完成合约后,愿意继续留在天路工作的优先考虑,不愿意的可以自主择业。

对于那些读不起书甚至吃不饱饭地家庭来说,自家的孩子能有书读、有饭吃。甚至还能彻底的改变一生的命运,从一代代的贫穷中走出来??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了。

中专、大专、大本的招生,为那些考不上大学或者考上了大学没有钱上的青年学子开了一条新路。

从206年开始,新建成的天路电影学院开始招生。路威在天路的这五年多下来,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