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观众C:俺不太会讲好听的话,好看就完事儿了!

……

高评价的影评引起了观众们的兴趣, 加上强大的演员阵容,不少观众纷纷掏钱买票涌进了电影院。

然后脸色苍白地走了出来。

尽管看到题材就知道电影可能不会太过轻松,却没想到能沉重到这样的地步。

他们这才知道影评人最后的提醒是什么意思, 纷纷跑到网上留言。

“啊啊啊电影剧情杀我,我先是被吓死了, 到了最后又被虐死了。”

“今天还是想给编剧寄刀片的一天。”

“跟男主角和反派对比来看,周铭的人设简直是全片的小天使!他拯救了被电影虐惨的我呜呜呜。”

……

因为影片本身就是文艺性质的,并不是什么合家欢的电影,受众有限, 主要目的还是送去国外评奖。沈全也没有特意挑上映档期,啥时候剪辑后期结束就啥时候上,原本对票房没有报什么希望,能收回本就是烧了高香。

没想到上映十天后,票房就破了亿,一直等到下映,《长昼》以三亿的好成绩荣登国内文艺片票房的榜首。

沈全忍不住在自己的微博上直言:老夫拍了一辈子文艺片,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临退休之前也算是长了见识了。

这本来是导演的一句随口调侃,却引起了网友们对文艺片生存现状的大讨论。

高质量的文艺片被粗制滥造的流量电影在票房方面碾压已经成了电影行业的一个常态,虽然有不少人都对这种畸形的业界生态做出了批判,却一直没有多少水花。当下最热文艺片导演的一句随口调侃却成了引爆矛盾的导火索。

很多早就被当下影视圈现状不满的人士都站出来痛批流量至上引发的影视圈乱象,不少淘不到好影视剧的观众也纷纷支持。

最开始的走向也还是正常的,混战到后来,不知怎么的,争论转成了商业片和文艺片究竟哪个更高人一等这个看起来就十分引战的话题。

越是引战越是有人出来应战,没多久就把话题吵上了热搜。

……

票房比沈全预计的要高了很多,沈全一高兴,就把剧组里的人都叫出来吃火锅。

说是叫剧组里的人,演员们大都有日程要跑,最后叫出来的都是剧组里一些跟沈全长期合作的工作人员和半退休状态的老演员。

看着不少网友提出的“文艺电影的票房应该高于商业电影”这一观点,原本应该最欣慰的沈全却摇了摇头,关上了微博。

王帆也看到那些话了,看了老搭档一眼,笑道:“怎么着?是那些话不合你心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