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如果真的旱了怎么办”

“天灾难挡,只是大锦好不容易过了两年好日子,如果真的大旱”剩下的他没说,但是意思不言而喻,大锦朝经过几年休养生息好不容易天下大定,如果赶上旱年,一年还勉强能顶过去,来个三五年的,大锦朝就危险了。

而且他们种菜种水果,全靠的是水,如果天不下雨,他们的生意就全完了“这样吧,清明,一般南旱北不旱,即使是旱也不会像南边这么严重,咱们别等秋天之前再买农庄了,这会就买吧,我空间里育的苗很多,足够用,到时候两边总有一边能用上”

“好,咱们现在就给小满和玉王写信,把咱们的猜测先告诉王爷,总也有个准备,让他把上半年的分红先给了小满,不够的话咱们再把手里的给小满寄过去”

“好,我给小满写,跟他说说庄子要找什么样的”

两人进了屋急急的写了信,吃过午饭,看着干活的人来了,两人就忙上镇上去寄信了。

玉王收到信的时候挑了挑眉,皇上一向爱民,漳州冀州衢州三大州县有旱的趋势,还有大锦朝其他各地的雨水稀少,钦天监也算过了,确是大旱之年,皇上早就知道了,已经召集了户部和几个朝中老臣单独说过了,可惜天灾无应对之法,除了各地储粮,以备不时之需,几人都是一筹莫展。

玉王也写信给夏清明让他们预先储粮,但是先不要散步消息,等朝廷这边都准备好了再说,免得天灾没来,人祸先到。

接下来几天,两人偷偷的买了很多米粮之类的放到罗小寒的空间之中,幸亏他有几个店面,经常买许多米面,多跑几个店面买了,也没人觉得不对劲,罗小寒的空间里有水果蔬菜,之前存进来的好多吃的都还剩很多,在这方面他倒是不担心,只是这天下……

他虽无拯救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是天下太平是他衷心希望的,毕竟谁都不愿生活在乱世之中。

等到六月的时候天气下了一场小小的雨,这雨解救了即将干涸的秧苗,朝廷也借此天下人心安定之时,规定每家必须以低于市场的价钱从各地官府购买一定的粮食。

这是户部想出来的法子,如果发布了天将大旱的诏令,百姓们必定蜂拥去粮店购买粮食,到时候物价飞涨,粮食紧缺,恐怕会造成恐慌。

各地粮仓之中都有去年陈粮,这段时间大旱的这几个县又补了很多进去,按照州县人头分到各镇,足够他们度过荒年,而且朝廷粮食虽是陈粮但是比市面上的价格低了许多,没村还要统计孤寡老人孩童等穷困人家,以更低的价格卖给他们粮食,力求平稳度过荒年。

这样一来,各地难免有官员想要中饱私囊,乱报粮价或者缺斤少两的现象发生,户部和兵部派出许多人去到各地监视卖粮或者暗中查访,人不够又从大理寺调了人手下去,一旦发现无论贪墨多少,一律格杀勿论,百姓们高兴低价买粮,却把金州的官员弄得各个绷紧了弦。

一方怕自己的人有贪污发生,一方怕律法还不足以吓退这些人的贪婪本性,百姓受苦。

等到天气到了最热的八月的时候,依旧无一丝凉风吹来,围绕村中河水水位下降,水井中也经常会干涸几天之后,几个大旱之地的百姓才若有所觉,虽然早已有睿智或者熟悉天气的老人告知当地村民这些,等旱年来临之际,依旧是少不了些许恐慌,幸亏家家有了余粮,又加紧种了些地瓜土豆等耐旱食物。

罗小寒皱眉看着十亩水田的秧苗长得又稀又干,心里虽然心疼却也不敢放空间溪水进去,每家的苗都长的那样,就自家的长得郁郁葱葱那不是摆明了有问题吗,幸亏自己家中有水井,几亩菜都长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