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我看行。”

两人在这几步路的功夫,就把几个香饽饽的热门岗位给分了下去,这对他们自然是小事一桩,在村里,却是茶余饭后的大八卦、大新闻了。

郁小南和郁奶奶进了公社食堂,牧鸿成了公社小学的老师,吕峰成了公社的采购员,这个大消息很快传开,引得全村哗然。

两位知青是有文化的,被领导看中是正常的,但郁小南和郁奶奶又是凭什么?

羡慕嫉妒恨的人可又不少,觉得一个半大孩子,不可能做掌勺。公社那边没人敢闹事,但有不少人闹到了大队长那里。

大队长也没多说什么,只让这些有意见的回去问问自己家的孩子,看看食堂饭菜好不好吃,再不然就自己去食堂看一看。

公社小学的食堂,主要是为了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们建立的,价格便宜还管饱,是很好的福利。

以前刘老根还在的时候,菜每顿只有一种,煮上一大锅,卖五分钱,比如白水煮萝卜,白水煮白菜,白水煮山芋之类的,一滴油也舍不得放,吃着没滋没味的。主食就是玉米或者高粱糊糊,也是五分钱,可不知道刘老根是怎么弄的,那做出来的糊糊颗粒特别粗,吃起来有点拉嗓子。每个星期只有周一中午那顿,才会做上一锅肉粥,肉还切得稀碎,大家最多也就只能尝个味罢了。

其实公社这边给食堂的预算是十五块钱一个月,精打细算一些,其实是能吃得很好的。只是因为采购人员的贪墨和刘老根的克扣,才造成了食堂饭菜质量不高。

但现在掌勺的人换成了郁小南,每顿饭都有滋有味的,每天的菜色都不一样,而且他还会让吕峰买点不值钱的猪下水,和白菜之类的素菜一起炒,味道简直好得不得了。同样是玉米糊糊,蒋墨会往里面加鸡蛋和切碎的青菜,让糊糊的味道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

吕峰这个采购做的也尽心尽力,很多能在村里买到的东西,比如新鲜的蔬菜、鸡蛋、玉米面之类的,他都尽量在村里买,这样既能为村民增加收入,他也能以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多的东西。

在这么明显的对比之下,这些嫉妒着郁小南的人很快就闭嘴了,甚至还羡慕起那些可以去食堂吃饭的人,家里有孩子在学校上学的人,甚至还会让孩子们带饭盒去公社,买上一份饭菜带回家吃。

而刘老根家和邵原知道他们陷害的郁家祖孙两个和那两个坏了他们事的知青都进了公社,差点没给气得吐血。

第100章 七十年代小幸福(14)

虽然蒋墨有了正式的工作, 但他也没有放弃去黑市挣钱的路子, 毕竟郁爸爸的情况肯定需要在医院进行正规细致的治疗才能彻底康复。

成为了公社小学食堂采购员之后, 吕峰就有了光明正大与屠宰场接触的机会,他借口买更便宜的猪肉, 拿着公社开的介绍信就去了城里的屠宰场。吕峰头脑聪明嘴巴又甜, 靠着蒋墨做的一些好吃的小点心, 很快和屠宰场的工作人员打好了关系。

蒋墨托他帮忙, 从养猪场买点骨头和下水,回来制作成卤味卖钱。他做的卤味配方都是从系统商城换的, 加上灵泉水的帮助,做出来的东西那味道绝对没得说, 基本上吴哥一拿到手里,没几天就全都卖完了。于是吴哥干脆托吕峰给蒋墨带了话, 希望他能够长期供货, 卤味,泡菜, 沙琪玛这些都卖得很好,偶尔做些新鲜的小吃, 也能有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