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拜见《我的爸爸》

“想什么呢?”副驾驶的廖凡义突然发问。

齐磊回魂,不好说兄弟之间的事儿,只好敷衍道,“有个烦心事儿。”

后坐的马拓和张显龙一听,赶紧把脑袋凑过来,“什么事?说出来听听。”

齐磊脸一黑,看不出来是敷衍吗?

此时,四个人正开着齐磊的骚包大g去黑石堡接人。

车里坐着无聊,傻龙和拓爷也是本着聊聊天,解解闷儿的态度。

这却是难住了齐磊,想了想才道:“正想做一个节目,可是主题找的不太好。”

绕到做节目上去了。

拓爷和傻龙一听,登时没了兴致。主要是和他们关系不大,齐磊做节目,没啥兴趣。

而廖凡义则是纳闷儿,“主题不好?让节目组换主题不就行了?”

结果,齐磊看了廖凡义一眼,解释道,“不是我要去参加节目录制。”

廖凡义,“那是什么?”

他还真以为齐磊要参加类似《今日说法》,或者《对话》这样的节目。

齐磊,“是我要制作一档节目。”

“啊?”傻龙和拓爷又把脑袋伸了回来,这个话题就感兴趣了嘛。

廖凡义也来了兴致,“说说看,什么节目。”

齐磊,“……”

嚓!我怎么就开了这么个头儿呢?

这不是把一档节目说清楚的问题,因为在这个年头儿,你要把《向往的生活》说清楚,得先解释什么叫真人秀,与演播室里的综艺有什么区别。

还有,真人秀的卖点、看点,还有内在逻辑在哪儿。

这是一个系统的事儿。

于是,从出了尚北城,齐磊就开始解释,断断续续说了一个多小时。

到白河子的路都走了一半儿了,三个人大概明白了《向往的生活》到底是个什么节目。

不过,毕竟都是学传媒的,不像普通人听个乐儿。

齐磊这么多唾沫星子没白费,廖凡义也好,拓爷和傻龙也罢,再不济也能说出点道道,给齐磊一点他们的个人看法。

首先,当然是廖凡义。

“不太行!”先下结论,“我觉得,这种形式是个好创意,比较接地气。而且,节目的整体框架很大,很容易让大众接纳。”

“但是,像你说的,到农村去,改造一栋房子,再种种菜什么的,这个主题不行!”

马拓也道,“向往的生活?这可不是公众向往的生活。如果真要拍的让公众向往,你应该去米国弄一栋房子,或者去找个国外的海岛、旅游圣地之类的。”

齐磊点头,认真的听取的建议。

心中笑,你看看,连这个时代的人都一眼看出了问题啊!

干脆抱着探讨的心态道,“出国去拍当然好,我估计收视率也不会低。”

“但是!”

三人,“但是什么?”

齐磊看了一眼三人,“别忘了,我们雏鹰班的初衷,还是我们的使命感。”

雏鹰班是干什么的?齐磊做这么多的目的是什么?

是让这个年代的国人,别总想着国外的月亮比较圆,从而改变这一代人的家国观念。

去国外拍?那不正好助长了这种思想吗?不正是在向国人吹嘘外国的月亮圆,甚至是在贩卖焦虑吗?

廖凡义对于齐磊的话还是认可的,点了点头,“那能不能找个表现方式呢?”

很简单的逻辑,这个主题行不通,那就换一个呗?

齐磊苦笑,正是因为换不了啊!

因为戎哥和梅姐的关系,还真换不了,他是要让那两人度假放松的。

就齐磊所知的,后世的真人秀形式,有些根本内核就是压力,不适合。

有些看上去很舒缓,可内行一看实际拍摄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只是节目表现的舒缓,拍摄的人一点都不舒缓,反而身心压力都很大。

也就向往的生活,在这个地方不用赶场,拍的就是自然的生活状态,而且越放松,越真实。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四个人讨论了一路,也没弄明白。

到了白河子,再往前走,大g都开不进去,只能坐拖拉机。

塔塔塔的轰鸣声中,山路颠簸,四个人蹲在车斗里,还在讨论。

廖凡义,“那你干脆就别叫向往的生活,就叫《走进农村》!”

齐磊都听乐了,走进农村?听着像科普或者记录片儿。

四十里的山路得颠两三个小时,大伙儿到下一站朝阳厂的时候,都快散架子了。

齐磊干脆让来接的亲戚等一会儿,坐在村头的小卖部门前,不着急走。

下一站是治安堡,与朝阳厂之间都是低洼谷地,倒是有一条路,只不过长年泥泞,拖拉机都不好过去。

廖凡义看着朝阳厂村一栋又一栋的老式筒子楼,不由好奇,“这地方条件不错啊?”

齐磊笑了,把从小卖部买来的汽水递给廖凡义,“好什么啊?穷的很!因为路不通。”

解释道,“这里原本是兵工厂,所以叫朝阳厂。这些都是原来的厂房和家属楼。”

“后来厂子撤了,人都走了,就留下这么一片房子。”

“哦。”廖凡义明白了。

这种情况对他来说不陌生,在他老家的大山里也有。

并且,几十年前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工厂,只不过后来都荒了。

傻龙和拓爷倒是头一回听说,头一回见,觉得新鲜,干脆凑到近处去看看有啥特别的,小卖部门前就只剩廖凡义和齐磊没动。

廖凡义又好奇,“你对这里好像挺熟的?”

齐磊笑道,“当然熟!这里,还有下一站的治安堡,算是我老家。”

廖凡义一滞,只闻齐磊解释道,“我们家祖坟就埋这儿,还有一个三爷爷也在这边”

早年间,还是旧社会的时候,齐家在这十里八乡不算地主,也是富户了。

齐海庭的父亲是十里八乡最有名的郎中,有三个儿子。

后来打仗到堡子里征兵,老老爷子就把大儿子齐海庭和二儿子齐江庭送到了部队,老三年纪小,留在家里看家。

再后来,老二死在了辽沈一仗,老大立功留在了部队。

到现在,老三,也就是齐磊的三爷爷那一支,还在这大山沟里。

所以,齐海庭就是治安堡那个屯子出去的。

此时,齐磊指着身后了一个大山梁子,我家祖坟就在那边,翻过那道梁就是。

廖凡义好好瞅了瞅,“哦。”若有所思,“有空去看看。”

齐磊脸一黑,“坟地有什么可看的?”

“没啥!”廖凡义打着哈哈,“就是看看。我家祖坟…地方就不太好。”

齐磊,“……”

这么大个教授了,咋还迷信呢?

继续说做节目的话题,齐磊,“名字不能改,主题不能换,还不能出国。同时还得让雏鹰班能从中吸取一点经验,有点难搞。”

廖凡义点头,也正色起来,“回学校,多叫几个人一起研究一下。”

北广别的没有,就是能研究这个事儿的人多,资源优势嘛!

歇了一会儿,傻龙和拓爷回来了,四个人继续上路,赶往治安堡。

……

齐磊的三爷爷继承了老太爷的衣钵,也是郎中。只不过,现在很少给人看医了。

老太爷那一身的本事,也没传给齐磊的叔叔辈。

没办法,像这种村里的郎中,考不了资格证都算非法行医,很多治病救人的独门秘诀儿,也就这么失传了。

齐磊的三爷爷也快七十了,可是精神健硕的很,一根白头发都没有。

听三爷爷家二叔说,现在这岁数上山打塔子(松子),来回二十里山路,还大气都不喘呢!

却是老人家自己摆手,“不中了,老了,不让上树了。”

廖凡义:“……”

非让老爷子给把把脉,看看有啥毛病没有。

结果,还真摸出点问题。

听齐磊说是自己人,三爷爷也不卖关子,也不扯别的。

“俩问题,第一个虚。”

廖凡义脸一黑:“……”

我才三十出头儿,就虚了?

三爷爷,“第二个。”

给廖凡义开了个方子,交到他手上,“回去别急着抓药,先去大医院拍个胸片,肺上有个瘤子。别怕,问题不大,能治好。”

把廖凡义气死了,行不行啊?一点也不靠谱呢?瘤子都能号脉号出来?

登时对齐磊三爷爷产生了怀疑,都说中医有假,看来是真的,实在太玄乎了。

不过,毕竟是齐磊亲戚,也就没说啥。

晚上,四个人就住齐磊的三爷爷家,黑石堡今天上不去,得明天穿林子。

吃过晚饭,廖凡义他们累了一天,去睡了。

齐磊陪三爷爷聊会天,老爷子还问齐磊爷爷的事儿呢,“你爷那个病啊,方子不能断。”

“回去告诉他,想活长点就别懒,勤着吃!”

齐磊笑道,“您就放心吧,我爷比您还惜命呢,他还等着抱重孙子呢!”

三爷爷挑眉,点了点头,“哦,重孙子啊!”

突然朝外屋,齐磊的大伯嚷嚷,“老大,你家小雨呢?抱过来给我稀罕稀罕。”

齐磊大伯一听,“天都黑了,明个儿呗?”

三爷爷不干,眼珠子一立,“让你去就去,还说不听你了呢!”

没一会儿,齐磊大伯领着个和齐磊一般大的年轻人进来,年轻人怀里还抱着个婴儿。

齐磊一见那年轻人,“振鹏!”

年轻人则是朝齐磊憨憨一笑,“叔!”

好吧,山里人结婚早,齐振鹏和齐磊同岁,辈分嘛,短了一辈儿。

而且,怀里那孩子——齐雨,得管齐磊叫爷爷,三爷爷的曾曾孙儿。

齐磊看到这儿,也是无语。

三爷爷这是显摆呢,你看我曾曾孙儿都出来了,老大家的曾孙儿还没影儿呢!

……

等三爷爷显摆完了,“回去跟你爷说,不好好吃药,重孙子是看不着喽!”

“还见天说我是蒙古大夫?”

这事儿齐磊插不上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越老越爱较劲。

转移话题,“我明去黑石堡,您老带话不?”

三爷爷一下想起来,“带带!”

跳下炕,从地柜最里面摸出一个布包,“前段儿,山上雨大,进不去人,你把这个给老马头儿带进去。”

齐磊一摸就知道是药,也就没问了。

只道,“也就您了,还老想着马爷爷。我爷听说我过来,啥都没说。”

三爷爷甩膀子,“别管他,使小脾气呢!非让老马出去。”

“那黑石砬子(黑石崖)的路不通,他肯下来?”

“跟你爷说,快了!再有个三两年,就能通了。”

嘿嘿一乐,“到时候就没这么难了,四轮子(手扶式拖拉机)都能干进去。”

齐磊一怔,半晌喃喃,“还真能让马爷爷凿通了……”

三爷爷则嚷嚷,“那可不咋地,我就等他早通!”

“到时给治安堡、朝阳厂的的这些懒蛋看看,还有啥理由不!”

说着说着,三爷爷的眼里也开始放光,隐有期待。

齐磊借着屋中度数不大的灯泡儿,看着老爷子那锃亮的眼睛,突然愣住了。

而且,似乎悟了。

向往的生活

向往的生活啊!

为什么一定是后世的那个主题呢?

也许…可以做的更有深度,更有意义。

……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