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望下山下,“傻丫头,他的麻烦又怎么是你一个小丫头就能惹出来的?”
————————
其实,事到如今,不论是结果,还是成因,都是十分微妙。
结果,明面儿上的自不用说,一个观澜考生,在考场上写了一篇不应该写的文章,很可能会影响大宋对辽的所有布置。
就这么简单。
但是,隐性的结果却是微妙得多。
因为,赵祯对唐奕开始有了“客气”。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不好的信号。
客气之中,少了一丝亲密,多了一丝顾忌。
说白了,赵祯要是放在以前,大可以直接让文彦博来观澜查个清清楚楚,或者如韩曲、董平书一般,直接把这个梁山伯幽禁起来,封锁消息的来源。
可是,赵祯两样都没选,而是看似十足信任地让唐奕自己处理。
可事实呢?以前,赵祯跟唐奕可根本不需要这种“十足信任”,甚至没有君臣之礼,没有“让对方放心”这一说。
让唐奕自己处理,不是相信唐奕能处理好,而是怕,怕自己去处理,处理的不好。
放在从前,哪来的这么多客气!?
当然。
这份客气,有苏小妹那篇文章的原因,唐奕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透漏给了一个赵祯完全不任认的人。就算赵祯再任得过唐奕,但在他的潜意识里,至少唐子浩已经不是一个密不透风的人了。
而说到底,真的一篇考题就能让赵祯动摇吗?显然不是,问题还是出在唐奕自身。
这是一个必然,而且会随着唐奕离朝堂越来越近,而变得越来越显眼。
赵祯再仁,再视唐奕如亲子,也改奕不了一个事实:
他是皇帝!
————————
唐奕到了码头,却碰上个很尴尬的事情——没船。
观澜两艘专门往来京城的船,一艘让马大伟用走了。正好今天曹佾来找张晋文,回程的时候家船不在,用的观澜的船。而且,刚走了一刻钟。
唐奕想进城都没有船了,看了眼天色,此时已经是临近黄昏,要是再耽搁,城门一关,想进城就更麻烦了。
四下扫看,正好见一团妖火从码头的画舫上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