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将军,有妖气 秋白鸽 999 字 5个月前

“萧仪成只知游山玩水,怎还占着国公的爵位?”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萧氏乃是前朝皇室母族,若非高宗开国之时的从龙之功,哪能留萧家至今。”

此言一处众人皆沉默。

半晌,自以为见多识广的老伯捋须道:“没想到这一辈的晋国公虽庸碌,一个儿子却极为争气,年少时就跟随主将平定高句丽叛乱,人人赞叹武有萧铎,文有聂相。”

老伯的话瞬间让众人再次找到可谈论的话题,“可不是,咱们大殷啊,有丞相这样的忠良也能长治久安了。”

众人纷纷称是。

大殷国风开明,从高宗开国便广开言路,百姓常以能谈论朝政为风尚。

“什么良臣!”

青衫书生愤然道:“朝政被一人把持,满朝上下甚至地方官都是聂相的党羽,去岁冬月突厥来犯,劫掠边关,百姓苦不堪言,朝廷的赈灾粮却迟迟不至,层层克扣到了边关也送不到百姓手中,这就是聂相的手笔!”

“你这小儿!连永安城都发了告示说边境大安,守备将军还上书请求嘉奖聂相,你!”一中年男子刚要再言便被通行的友人按住。

闻言,书生眼中隐隐闪动着怒火,手指捏着青瓷茶盏,骨节发白。

客栈众人没人注意到书生异样,纷纷附和丞相英明,指责书生无知。

当第四个人言辞凿凿地指骂之时,书生一拍桌子猛地站了起来,眸色赤红。

“怎么你还想打架啊,”那糙汉子撸袖子跟着站起来怒道。

书生盯着那人半晌,忽的冷笑一声眼中红光一闪而过,“无知鼠辈!”愤而拂袖离开。

此时,沐浴更衣后一身清爽的霍长婴正坐在大堂二楼,将这场争吵看在眼里,手中茶盏轻转,不置可否挑挑眉,去岁冬月,他和师父刚好在边关,眼睁睁看着在夷人刀下死里逃生的百姓,最终却因饥寒交迫而死,却无能为力。

因为人数实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