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论其无,则影响尤为有焉;论其有,则万物尚为无焉。”萧疏寒拂尘一扫,左手掐诀。
“你的道,是天地万物之道。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即是道。道是天地万物之根本,亦是亘古不朽之规则。而我的道,却是心中之道,是修行之道,亦是人之道。”
“存续为道,贵和为道,勤正为道,修心为道……道即万物,变化无穷,在心,随行,方得。天地万物有天之道,众生愚凡有人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之道须感悟天之道,天之道亦包含人之道。”
何为道?道为何?
“道为苍生,道为自然。”萧疏寒答。
“道为本心,道为真我。”容咎答,“天之道幽深玄渺,我等所见不过冰山一角,非人力所能穷极。人之道即心之道,是一生之命途,一世之本心。”他这样说着,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段很熟悉的话,他自然而然地将其说出口,“能令人愉悦欢喜、自得其乐,数十年如一日,数百年如一日,数千年如一日,数万年如一日,百死未悔,不倦不怠者,是谓己身之道。”
说完的刹那,他忽然怔住,连自己也不明白,分明是如此陌生的一句话,自己为何记得这么清楚。
萧疏寒也是一愣。
百死未悔,不倦不怠……
天道有常,大道无情,寻道无尽。
——殊途而同归。
他想,自己的己身之道是什么?他少时顿悟,悟的是《道德经》,他的道,是老庄之道。恬淡虚无,顺其自然,感悟天地万物之生灭,天下众生之兴衰,认为道化生万物、微妙玄通,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若运用于人之道,则是存续、贵和、勤正、修心……是一切行为的准则。
然而,是否有什么是值得自己毫不厌倦、毫不懈怠地追求一生,并为之愉悦欢喜、自得其乐的呢?
不是天下第一的武功,不是天下第一的宗门。不是皇族的滔天权势,不是武当的赫赫声名。
——是“道”本身吗?
一时之间,两人都陷入似懂非懂、微妙恍惚的顿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