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小事尔!
但这些方法不够直接,或者说,不能给群众带来本质的安全感。
他们怕的是再下雨,涨水,决口,发洪水……那就捉到核心了,不下雨不就完了么?
于是道院经过商议,一致认为此事是收割声望的大好机会,当即联合官方发出公告:
将有真人赶赴蜀地,开坛,收雨!
…………
消息一出,举国振奋。
三十年前,顾玙在凤凰山耍过一次,那次是降雨,这次是收雨。人们热衷于征服自然,每次看到什么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术法,事不关己者也会觉得很兴奋。
蜀地更是沸腾,连都江堰地区的群众都在苦中作乐,气氛从担惊受怕变成了热闹围观。人们不顾官方警示劝阻,急匆匆从各地赶来,倒像要看一场大戏。
岷江岸边,雨幕之中。
浑浊的浪头掀起十几丈高,裹挟着恶臭腐烂和数不清的零碎之物,犹如愤怒的水龙呼啸着向下游冲去,两岸皆是残垣断壁,平房早已没顶,只剩二三层的小楼还在苟延残喘。
此地早无人烟,而突然间,积水的岸边出现了一男一女两个身影。男的年轻英俊,眉目间含着几分阴鸷;女的成熟妩媚,身段迷人。
二人踩在水面上,看着破败的人间格外舒爽。
“听说道院要派人过来,不知来的是谁?”女人忽道。
“既说开坛收雨,必是正一道中人。天师府、茅山最擅长这等把戏,定是张守阳或晁空图。”
男人提到天师府,不自觉的露出一丝诡异神情,充满了戏谑和血腥,“嘿嘿,我真希望是天师府,那样就妙极了!”
(晚上还有……)
都江堰之所以在两千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得益于历朝历代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汉灵帝时设“都水椽”和“都水长”,负责维护堰首工程;蜀汉时,诸葛亮设堰官,并征丁千二百人主护。此后各朝,皆以堰首所在地的县令为主管,到宋朝时,更是制定了施行至今的岁修制度。
此外,还有基础材料的升级,从最早的竹笼砖石,到现在的钢筋混凝土,也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主体稳固。
所以通常来讲,这片地区下雨是不担心的,但今年,这雨下的着实有些久了。
岷江上游都在下雨,水位愈涨,已经冲毁了不少农田房屋,两岸居民急速撤离。虽然进入都江堰地区,水势大大缓解,但本来就没有粮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城镇萧条冷清。
南面的蓉城暂且无事,洪水经过反复分流,变得和缓无害。老百姓也没想太多,只认为今年雨季漫长,来的凶猛。
蓉城,夜。
卧室的窗户关着,绵雨轻扬,数日不断,使得整个屋子都潮乎乎的。
闫亮是土生土长的蜀地人,早习惯了这种气候,此刻正躺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刷着微博。
“xx特大暴雨引发洪水,已致20人遇难8人失踪。”
“xx市委宣传部发布防汛通告,近日再次连续发生大暴雨,各江河均发生较大洪水,请沿江河低洼地带、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居民尽快撤离;公安交警部门已封闭的桥梁、路段不要冒险通行……”
“xx网友实拍,小区楼上现场看海,200辆车一夜报废。”
“啧,全是发水啊!”
闫亮虽没感受到水灾危机,但毕竟发生在蜀地,也是抱有关注和同情之心。他找到了一条捐款渠道,利索的打过去一千块钱,聊表心意。
接着又继续刷屏,翻着翻着,忽然自动冒上来一条热点信息,还是篇长文。
“先生鼠患再发洪水绝非巧合,巴蜀可能有大麻烦了!”
闫亮下意识点进去,发现作者是个知名大v,这货向道之心虔诚,怎奈资质低劣,苦修多年也不过后天修为,后来索性当了网红,科普一些修行常识和秘闻趣事,粉丝有几百万之多。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