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内有一栋号称当时学校排名中最大的图书馆,虽然抢救出来的书籍不足百分之一,却也是不小的数目了。姚良准备带着几个识字的人整理这部分书籍,看看有没有什么在现在可以用上的知识。
他们首先将这些书籍进行分类,西凤基地里已经有人在从事这项工作,、社科、工业等等,但是由于知识断代,这项工作进展缓慢,其中还有一些错漏之处,姚良看着一本现代人写的古代言情,被分类到史学野史,而他以前在其他世界看过的一本古人写的,反而被归到后世文学,简直哭笑不得。
少年干脆从头开始分类,首先将书架排列整齐,然后他拿出了纸笔,准备将这些书籍进行记录。
只见整理书籍的助手们来来往往,从堆砌好的一个个书墙上,小心翼翼地拿下那些书,动作轻柔缓慢,担心弄坏了这些流经时间后脆弱的纸张;再拿到少年面前,由他记下书名和作者,再说出这本书属于哪一类;最后由助手们将书送到对应的书架上。
这个做法的提议最开始的时候是遭到反对的,西凤基地中本来就在打理这些书本的人觉得这样太不靠谱了,他们害怕分错误导了其他人书籍的类别,自己来进行这项工作都是万分谨慎,至少要对内容进行浏览以后再做出判断,虽然不认识的字和对书中内容理解的吃力,让他们的工作进展缓慢,但总比现在这个听起来就觉得离谱的方法好好很多,这些人肯定不会同意。
一个年龄不大的少年,或许在技术上知道一些超前的东西,又或许能够有一定的知识面,一些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强,他们其实也知道对方的能力,其实也比较尊敬对方。但是对于书籍分类这样的需要谨慎对待,且必须严谨的事情,这样轻率的举动一下子就让他们的印象分急剧下降,有些顾忌着姚良的身份,没有明确说出自己的反对,有些则不能容忍,当场就否定了这个做法。
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少年倒也没有因为他的质问而生气,他没有半分被冒犯的模样,反而友好微笑着听完了他的说法,可他的态度却十分强硬,又显得有些傲慢:“我知道你们的顾虑,但我既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自然是有办法保证分类的正确的。”
西凤基地的图书管理员们一时哑口无言,对方自信满满,但他们这些一直接触的人知道这件事的难度,那个提出异议的人说什么都不同意,还去找了四叶草博士,希望对方可以用曾经西凤基地负责人这个名头,阻止这项荒谬的提案。
不料一贯对于书籍视若珍宝,嘱咐他们慢慢来,不要因为急躁而出错的四叶草,这次却跟着胡闹起来,她仔细听了双方的说法,却旗帜鲜明地站在姚良那一边,认为这个少年不识无的放矢之人,让对方抛开固有印象,可以相信他的能力。
匆匆开解完以后,又继续钻进实验室,守着一颗已经有一人高的植株记录各项数据。
实验仪器不断发出的“滴滴”声音,让反对者觉得刺耳又心烦,他失望而归,觉得四叶草博士也被改变了,不再是原来公平公正的模样,而是因为加入北清变得妥协了。
这件事就这样确定,这位反对者不愿意加入这场他眼中的闹剧,别人也没有强求,也有同样不愿意的人同他一起退出了这个整理小组。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做了另一个准备,当姚良对书籍进行分类以后,他们这些人就去现场检查这些书有没有被分错位置,如果出错太多,就能顺理成章地废除这个做法,也可以打消对方的嚣张气焰。
在新修建完毕的图书馆外,偶然相遇的两方人态度都很友好,只不过双方都是信心满满的模样。
反对者他们顺利的进入到图书馆内部,因为是共事许久的同事,也知道他们的为人,所以没有谁来阻拦,还想着到时候或许他们也会加入到工作中来。另一边则是摩拳擦掌,准备去挑错,所有人都对接下来的事情充满了期待。
姚良这边和分类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反对者们就站在不同的书架旁边,他们同样做了分工,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那部分书籍进行辨认。每当其他人从姚良那里离开,将手上的书放置到书架上,一旁虎视眈眈的人们就盯着他们的动作,等手一离开,立刻拿过来检查。
他们这样的举动也没有避着其他人,有些人觉得不太舒服,仿佛监工一样的举动,而且明显是带着找茬的情绪来的。有人偷偷去询问了一直抬头看书,低头记录的姚良,要不要把这些捣乱的人赶出去,姚良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那些人虽然是站在书架之中,却也没有挡住屈辱,他摇头哂笑:“随他们去吧。”
他对自己有信心,经历过文明发达的现代都市,经历过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若还没有对这一部分书籍正确分类的自信,他可能白活了这几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