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才并未全部答应,只说自己会好好考虑,说着说着,众人又说起了去找人拜师的事情。
近来,临县有位官员因守孝回乡,这位官员年纪尚轻,不过四十来岁,虽说只是七品官,但他们都想拜他为师。
“听说那周大人最喜书法……可惜魏家书店将那前朝大家写的字当做镇店之宝,不肯售卖,不然倒是一样好礼。”
“本朝也有书法名家,但不好寻。”
“周大人自己就写得一笔好字,一般人的字定然难以入眼。”
……
众人讨论着讨论着,有人问李秀才:“李兄,你想必已经备好礼品了吧?”
他们都是秀才,想要找能打动一个官员的礼品不好找,但李秀才是李家人,总能更好地找到礼品。
“并无,我也正在发愁。”李秀才叹气。
“好你个李兄,你寻到了好礼,竟然还藏着掖着,不说出来!”突然有人道。
李秀才都懵了:“好礼?”
“你若没寻到好礼,这又是什么?”那人将拿在手上的《三字经》放在桌上,指着里面的字道。
这不就是自己买来给孩子开蒙用的书吗?李秀才往那《三字经》上一看,顿时懵了。
他看到了什么?
那《三字经》上的字铁画银钩,苍劲有力,与前朝大家的字竟是没什么区别!
当今圣上最喜那位书法大家的字,上行下效,近年来科举考试,大家便都用这字,可一般人虽学了,也只是有其形而无其神,这上面的字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