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其他人没介绍,崔秘书有些奇怪,可其他人不吭声,他也不想打扰老首长好不容易好起来的心情。
“真好,他的后代都有了,看着就是好孩子。”杨老看了半天:“你还在老家那里住吗?”
“住着,家里开了民宿。”王奶奶将东西掏出来:“给您带了一些家里的特产,我的手艺跟我母亲学的,应该是尽得真传。”
“牦牛肉干啊?好东西啊!”杨老看着那些东西,伸手摸了半天:“当年啊,我二十岁,老幺十七岁,就跟着我们的队伍走了,他带着的东西,就是牦牛肉干,青稞糍粑,酥油茶。他背着一大堆东西跟我们一起走了,听说那是他阿妈跟嫂子准备的,我们一起爬雪山,他的东西都分给了大家,手冻伤了,脸冻伤了,下了雪山大家缓口气还要过草地……我们走过了长征的道路,在陕北安家落户,在那里,他识字,但不多,我就每天没事的时候,教他认两个字,相互扶持着,跟鬼子斗,跟汉奸斗,甚至跟那些特务斗,我们俩都是文职工作,但是也要学会开枪,因为是负责重要文件以及密电码的破译,我们是暗杀的头号人物,那个时候混乱啊,饭都吃不饱,又不能给老乡增加负担,几次大的战役打下来,情况才有所好转。”
众人静静地听着这位老人回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老人也像是陷入了回忆一般,他竟然拿起来一块牛肉干,放在了嘴里,他已经没有几颗牙齿了,所以他不咀嚼,而是含着品味道:“是这个味儿,当年就是吃了这个,我才有力气爬起来,翻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后来吃到的都不是这个味儿了,你小叔叔他是一个英雄,真正的英雄!”
王奶奶流着泪道:“我知道,我知道。”
“不哭,丫头啊,你小叔叔从来都不哭的。”九十岁的老人,叫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丫头”,也是挺有喜感的,大家都忍不住笑了笑。
“我们俩从红军,到新四军,一路走过来,到八路军的时候,他已经是电讯科的科长了,我也是特务科的科长,我们俩双剑合璧,没少立功,当然,也没少被人刺杀,最近的一次,那炸弹都丢进了门,被你小叔叔麻利的捡起来,丢外头去了,呵呵呵,炸死了潜伏进来的三个特务。”老人回忆起来就笑的更开心了:“当时老幺可是说了,白捡一个功劳,别人都吓得腿软,就他傻大胆儿……。”
这种宠溺的口气,就像是一个老大哥看着不懂事的幺弟似的。
“可把我给气的啊,后来派了一个连的人,将那里团团围住,不让陌生人靠近,才算是消停了。”
第31章 老幺的平生
提起那些难忘的往事,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一起风风雨雨的走过来,建国之后,更是高官当着,工资拿着,他还兴奋地给家里写信,说好日子就要来了,家里也一定盼着他的消息,战火纷飞的时候没办法通信,也怕给家里人带去麻烦,现在解放了,老百姓的好日子就要来了,他就兴奋地写信的手都在抖,他敲电码都不会抖一下的手,整整抖了三天,才写好一封信,邮寄了出去……可是没俩月,又给退了回来,写的是查无此人。”
“他看了半天的信封,才一拍脑袋说,他写的收信人是他爹的名字,应该写他母亲的名字才对!”老爷子苦笑了一下:“于是改写了收信人的名字,又写了一大堆话上去,重新寄了一封……结果两个月后,又送了回来,还是查无此人,他就板着脸说,可能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又重新写了一封,是给他哥哥写的,并且带了一个月的孝,两个月之后,信原封不动的回来了,那个时候,他的脸都白了,说哥哥难道不在了吗?尝试着写了嫂子的名字,也是查无此人……然后是隔壁邻居的名字,转交给嫂子,或者哥哥嫂子的孩子,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一律是查无此人。”
“那段时间,他的压力很大,又想家,却什么都不能做,因为那个时候,政局不稳,全国刚解放,百废待兴,我们都忙的跟陀螺一样,各种潜伏下来的特务,频繁的破坏,打击新生的政府,让我们疲于奔命,不得不救火一般,当年的七零一,后来的国安部……呵呵,他很忙,我也很忙,可他当年为了一份情报,不惜以身犯险……英年早逝,他是烈士,是英雄,更是为国出过大力的人,可再如何,他才三十多岁啊,从军二十年,建国之后,收养战争遗孤五十人,他的工资都用来养活那些孩子们了。”
“我们知道,那是邮局的留任人员,懒惰成性又不想失去这个工作,就说查无此人,其实他们根本没有送信去我们那里。”王奶奶道:“后来您送了小叔叔的衣冠回来,我们才知道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