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举行天师继位大典又用了一个多月,然后就是冬天了,守孝开始算日子。
凑一凑的话,还真是两年多快三年了呢。
可刚过完年,还没开春呢,京城就快马加鞭的来报丧了,那败家子死了!
死因很是神秘,来人只是说疾病猝死,皇帝大为伤心,并且因为畅春园中有些不安宁,请继任的张天师火速进京。
虽然继任的张天师说有孝在身,不便出行,但是来人非常诚恳,说万岁爷的意思,都是方外之人,大不了,朕“夺情”便是。
皇帝的“夺情”,其实就是减少居丧期间的哀痛之情。
也就是说,你守孝三年,如果皇帝下了圣旨夺情的话,你可能就需要守孝三十天就行了。
夺情也叫夺情起复,是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只是不参加吉礼而已。
夺情很少见,因为这是对孝道的一种夺取方式,但时常发生在战场的将士身上,丁忧制度不应用在战场上面。
古人称“金革之事不避”,意思是百善孝为先,金革之事不避,舍孝尽忠。
但是张天师又不是大将军,还能夺情?
在古代,为了因应各种局势,在唐代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夺情制度,“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但在唐玄宗后夺情已较少见。
明朝时的夺情有明文规定,内外大小官员丁忧者,不许保奏夺情起复。明英宗正统七年下令,凡官吏匿丧者,俱发原籍为民。
明代文官夺情起复者大多是阁臣、尚书、侍郎等一些政治人物。
有些人贪图官位权力或是为工作考虑,便用各种手段,谋求夺情。
但古代的孝道不是闹着玩的,无论哪一种方式的夺情,都会涉及伦理纲常,甚至遭到攻击。
明朝名臣张居正的夺情,就成为他一生的污点和政治生涯的一个拐点,成了他身后被众多政敌攻击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