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岙也不怕辛苦,拿到黄宁纳的新书单之后又回书房埋头苦读去了,这次在原本的框架上完善漏洞,只用了三天,他论文的二稿就出来了。
黄宁纳拿到他论文的时候感觉很不可思议,看了看论文,又抬头看陆岙,感慨道:“如果不是跟你熟了,知道你真不是海洋相关专业的学生,我很难想象这篇论文之人不是出自海洋相关专业的博硕士之手。”
“也没有那么厉害,我去年打了那么久的鱼又不是白打,再加上有那么多书籍和资料可以做参考,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写出这篇论文也不奇怪。黄教授,你帮我看看这篇论文怎么样,还要继续完善吗?”
“暂时没看到需要完善的地方,我觉得这篇论文已经很可以了,起码应对你们渔业局局长的质疑很有力。”黄宁纳说道,“同时,它也是一篇非常新颖的论文,它从从业者的角度而不是学者的角度来看待海洋牧场这个视角很独特,国内的相关论文还是空缺的,你要是有兴趣的话,我可以介绍期刊给你发表。”
“麻烦你,我愿意试试。”
“那我先把你的论文拿去给我朋友看看,他正好是山南省期刊的主编,大概是省级的,国家级的论文比较难发,审核周期比较长,你这篇还差了点火候。要是省级的话基本就没问题了,你先想想,要是想投国家级的,我们也可以投国家级的刊物试试。”
“省级的就行,我也不靠论文吃饭。”
“我现在把你的论文打包发给朋友看看。”黄宁纳说道:“不是很快就要到二十五号了吗?他们的期刊是半月刊,如果可以的话,我看看能不能拜托他帮你插个队,就在一月发完吧。”
“那就太好了。”
陆岙真没想到事情会那么顺利。
一月二十七号的时候,黄宁纳的朋友发邮件告诉陆岙,他的论文过稿了,将会在月末那期刊登他的文章,到时候会给他寄稿费跟样刊。
这事实在太顺利了,又过了几天,黄宁纳那位朋友将样刊寄过来了。
样刊只是薄薄的一本,拿在手里有点轻。
陆岙翻开来,在第十六页看到了自己的文章。
他这篇论文写得挺长,有七千多字,期刊一字不落,全都给刊登上来了。
宋州陪陆岙一起看看这上面印成铅字的文章,两人来来回回看了几遍,宋州拍拍陆岙的腿,“真是太出息了。”
“不敢当。”陆岙靠在他身上忍不住笑,“你这样子夸我,感觉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