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过日子总要互相包容与退让,对于这件事情,叶萧心照不宣地包容了李青山这无关痛痒的小脾气。
毕竟“没有耕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这老牛如此辛勤地耕耘开拓都没有喊累,他这块地自然也没有先坏的道理。
然世事难料,打脸事情也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叶萧忽觉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异常,平日里易累,嗜睡,有时连注意力都难以集中,这种感觉他很熟悉,初初来到这个世界时,他已受过这份搓磨。
李青山日日不知疲倦地在他身体里挥洒种子,而且没有半点防护措施,若他的身体果真还能有孕,如今这状况便不难理解了。
或许是月份还小的缘故,他尚未出现恶心反胃的状况,此事又不可能直接去寻御医诊脉,一切都还只是他的猜测,也就没有告诉李青山。
近来韩砚已完成书院的建筑草图,因频频与叶萧接触,交流意见,对他的戒心也下降了许多,本着世家遗民惺惺相惜之意,甚至隐隐地产生了一种想要追随的想法。
若是不做官,去书院里做个教书先生也是不错的。
草图完成以后,民曹署开始派人在华亭山动工,叶萧只在前几日去过几次,等到工程上了正轨,便留韩砚在那儿盯着。
这书院的建造事宜除了他自己,只有韩砚最清楚。
叶萧放开了这部分事情,又将另一件事情提上日程,一间书院总不能没有先生。
当今之世,最高学府依然沿用了前朝旧例,称为“太学”,太学中的先生便是“博士”,博士只教授文史,门类太过单一,叶萧想要创办的书院,却是涵盖各种学科门类,类似于现代的大学。
书院已经在建,如今最重要的便是延请先生,他曾答应过唐瑜,书院未来所延请的先生,都要让对方把关。
所以在办此事之前,他先找上唐瑜商议。
两人这回并没有在宫里见面,反而约在宫外的茶肆之中。
说是茶肆,这“天然居”显然是京师的高档场所,来来往往皆是中上层人士,平民百姓根本消费不起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