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鬼神不入未应门 冯河 1002 字 5个月前

在第一个领养家庭里,男人名叫葛玉东,女人名叫陈元,他们领养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而在这沓照片的中间位置有另一张照片,男人还是那个男人,女人却不再是那个女人了,这个男人虽然换了发型改了服饰,却依然能看出这两张照片上照的是一个人。并且,在照片的背面写着:领养家庭:杨北擎,赵玲,被领养孩子:杨小军,杨小丽。

一家四口坐在椅子上,父亲笑着揽住两个孩子的肩膀,母亲温柔地摸着孩子的脑袋,看着像是一个温馨的家庭。

丁睦看得眼睛发酸,在脑海中将这葛玉东和杨北擎的轮廓仔细对比,生怕出了一丝疏漏。

他大概能有八成的把握,判断出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

再翻进出人员登记表,丁睦发现,上面那些和第一次进院名字不同的人,几乎都领养了孩子。

每年六一,孤儿院都会将孩子集中起来拍一个合影,二零零六年的合影上有一百六十三,到了二零零七年还有一百六十一个孩子。就是说,在二零零六年到二零零七年,在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只有两个孩子被领养,即那两个被最初进孤儿院的那一批“老师”领养的孩子。而二零零八年的合影中只剩下了六十一个孩子。二零零九年则没有照相。

难道院长加大了宣传力度,导致领养家庭急剧增多?那为什么从二零零三年建院后,领养率没有那么大幅度的上升?

并且,从照片背景看,二零零六年及以前的时候,孩子们身后还是平房,等到二零零七年,孩子们身后的背景就是现在丁睦他们看到的那种工厂厂房改造的房子了。

院长应该是在零六年下半年这段时间买的工厂厂房,并把它改造成孩子的宿舍、教室等用地。

头三年都穷得叮当响,到了零七年的时候怎么突然就有钱了?还在短短的两年内把孤儿院占地扩大了将近一半,甚至新盖了教师宿舍。

这院长去澳门了吗?还是说他用了一些《刑法》上记录的赚钱方式?

不然谁能在一年内买这么多地?虽说这厂房是出过事儿的,却也不便宜。

如果可以找到孤儿院里的账簿看一看就好了。

正翻找着,程溯翔突然抓住了丁睦的胳膊肘,低声道:“走!”

丁睦心里一紧,极力平复着心绪,按照记忆把文件摆放整齐,让它看起来像是没有被人翻弄过的样子。

程溯翔手里拿着棱刺,进入了战斗准备,另一手拽着丁睦的袖子,提防着可能出现的危险。

门外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听起来像是谁正拖拉着鞋子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