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刚喊完,便听完这句话。
柳岐一愣,看着跑进来的人,搞不清状况似的:“嗯?怎么?”
县令尴尬地顿了顿,干笑了两声,改口道:“去叫厨房备一桌菜,待会留小严老板在我这里吃一顿。”
柳岐连忙道:“这怎么好意思,县令大人真是抬举小子了。”
“哪里哪里,小严老板那就与我的亲侄子一般,你回去之前,我当然要尽尽地主之仪。对了,你刚才说什么?”县令急迫地问。
“哦,是捐粮的事。您看我来的时候,花的路费就比我卖出去的粮都多了,这要是把剩下的粮食都带回去,运送的花费多不说,又听说这边到处都是土匪,来的时候我不知道,运气好没有碰到,可走的时候万一就碰到了呢?”柳岐一脸的担忧忐忑,“再说,就算能把粮食都带回去,我跟我父亲也交不了差,想来想去,还不如把粮食都捐了,这不,边境要打仗,正好就捐给军中。”
县令听得恍恍惚惚。
他刚才还怀疑这位没准是个盗军粮的贼人,现在贼人就跑过来往军中捐粮了?
柳岐继续说着:“就是……小子这也是头一次捐粮,不知道找谁去,便想求县令大人牵个线,再者,县令大人可否给小子写份证明,让小子回去能跟父亲交个差。”
县令这会儿明白了。
恐怕还真是自己误会了小严老板,他这是见生意做不成要回家了,又怕被责怪能力不济,便想出这败家法子交个差。只要说这粮食是捐给军中了,他这位县令写封表彰信帮着美言几句,那回去以后,这小子的父亲也不好再多说什么,顶多奚落打骂一顿,却不会对他失望。
这小子倒是精明得很,就是这精明用不到做生意上。
县令一边暗暗替他可惜,一边心情又好了起来。
这人通过自己捐粮,那也算是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啊!
县令复又热情起来,连忙说好,与柳岐讲明了章程,并当着他的面修书两封,一封给知州递去讲明情况,一封则是柳岐要的表扬信。
写到第一封的时候,又问了问:“小严老板,你打算捐多少粮食?”
柳岐道:“小子手里就剩着六七千石的粮食,回程路远,算算路上的损耗,估摸着两千石差不多,剩下的五千石便捐出去,对了,这骡车也可以一并捐出去,否则回程路上还要找人喂养骡子,麻烦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