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又回到永安街,这些日奔波与思考占据他过多时间,甚至连休息时也未曾停止,杜思背过身,走上回去的路,他实在太累了。
这时,坐在茶棚里的丁爷大声呦呵,硬是将满脸愁苦的杜思邀进内。
杜思十分烦恼,每人说法不同,真假虚实,他难以分清,唯有亲身验证,才能信服,他将这些事含糊的告诉给丁爷,并未提到人名。
“这些都不是你的事情,你瞎操什么心。”丁爷摇着蒲扇笑呵呵道,“年轻人看开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还是头一次见给自己寻麻烦的人。”
“你说的简单,我却做不到无动于衷。”杜思望着对面的醉霄楼,目光渐渐移向天边,“这世上,每人追求不同,有人为财,有人为权,世道不公,有人法外逍遥,就有人含冤入狱,我等人正为遭受冤屈之人沉冤得雪、澄清玉宇而视为己任。”
杜思眼中似乎包含着另一个世界,丁爷一愣,张开嘴想要说什么,杜思却接着道,“我双亲早逝,虽无至亲,却也明白父母养育之恩难以回报,家父在世时,常常教我一句话:‘刑狱之事,任重道远’,从我生做他儿子后,便要担起责任,若违背父意,岂不是成了不孝不义之人?”
杜思虽然不是杜永秋真正的儿子,可他早已将杜永秋的嘱咐牢记在心,某种意义上,他十分乐意成为‘杜思’。
丁爷叹息一声,眼底被夕阳映照出血一般的色彩,刺得杜思双目发痛。
“你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如今人心浮动,世态炎凉,忘恩负义之人比比皆是,你若不跟这大众一起走,他日定会惹得一身伤痛。”
他指了指永安街上的行人,杜思一眼望去,只见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许多人排成的队伍一直向前延伸,看不到终点。
恍惚间,井恒最初那句话在杜思耳边回荡。
“惩恶扬善,匡扶正义,远比你想象困难得多。”
杜思并未否认,可天底下,所受冤屈、无辜入狱的清白人如此多,他怎能忍心不闻不问呢?
心中突然涌上一股热血,以往回忆历历在目,杜思仍记得自己是如何破除那些疑难案件,还冤屈者一个公道,以及得知真相的亲属痛哭涕流的面庞。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你…”丁爷还想劝些什么,可杜思坚毅的神情阻断他所有的话语。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杜思望着丁爷,坚定道,“无论碰壁,或遇上更大的困难,我断不会改变初衷,即便是遭受牢狱之灾、地位丧失,我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