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父母的骨、血、肉。”
“子有父母引领,方降于世,父母于子有圣恩大德,可支配其身,此乃天之公理。”
“羔羊反哺,乌鸦反哺,圣子引路,凡有至孝子引路,心至诚时,单魂去,双人归。神力将赐亡者与孝者福音,复生于世,有如耶稣再临。”
这句话的本意,站在撰写教义的人的利益上,其实很好理解。
能上“基督神功门”这种低级恶当的,多是心灵脆弱、轻信盲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中老年人群尤甚。
所以他们才鼓吹,子女是爹生父母养的,没有权利管父母如何花钱。
这样一来,教内如何巧立名目、征拿钱财,都成了父母天赋的自由。
子女要是过问,就是不孝,就是辜负了“圣恩大德”。
而如果想要亲人复生,就得要一个“孝子”在前招魂“引路”。
倘若信徒没有子女,或者子女不肯,那“复生”自然是无法完成的。
就算信徒真有这么一个“孝子”,信徒也为了达到“复生”的标准散尽家财,即使最终没有成功“复生”,教会方也可以轻轻松松把责任推到“心不诚”的子女身上。
这本来应该是一桩包赚不赔、怎么解释都是对教会有利有理的好买卖。
想到下水道的那绺连着头皮的头发,沈洁握着鼠标的掌心全汗湿了。
……假如,这家的男主人按照着教义,这样做了呢?
第26章 小明的日常(十三)
下水道里的长发。
墙后的涂鸦。
消失的姐姐。
打着“复生”旗号的邪门教义……
零零散散的线索拼凑起来,都指向一个最可悲的结局——
早在看到壁纸后的全家福涂鸦时,沈洁就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她有孩子,所以她知道,大多数孩子在画画时,追求的不是完全的写实。
孩子写照的,往往是他理想中的画面。
但他的画作里,只有爸爸和年轻的姐姐。
没有母亲。
儿童房里的“立方舟”队,也已经停止讨论,熄了灯。
他们还要让江舫完成今夜的任务。
李银航很自觉地趴在桌子上睡去了。
南舟则躺在地铺上,借着小夜灯斑驳的光芒,看向了墙头那幅温情而略显畸形的涂鸦。
他从小画画,当过美术老师,同样知道小孩子的绘画喜好。
小明的画很可能根本对母亲没有印象,也没有什么向往。
他的母亲,或许是在他有记忆前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