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让他们服徭役去,是一项非常好的锻炼。

不过为了躲避徭役,大部分人家还是选择让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或者十五一下的孩子落户。他们能一路逃难至此,都是极亲的亲人,并不在意谁先谁后。只是逃难之路艰难,老人和孩子的数量并不多,一大部分人家仍然是壮劳力落了户。

即便王大伟半点后门没开,严格的每家只给一个人落了户,这些难民还是开心的不得了,当即就讨论起要上哪儿开荒去,要开多大的菜园子。

王大伟也很鼓励他们这样的行径:“新开的荒地头三年不用交税,趁着十月前能开多少是多少。”

朝廷鼓励开荒,是有政策的。不过懒汉村附近也并没有什么荒地了,只有一些山地和坡地,不然吴家庄的人早就下手了。

荒地的收成也不会太好就是了。上等田一季能收三石粮食,中等田两石,下等田一石。而荒地头一年能收六斗就不错了。

加上懒汉村人口不多,又穷又懒没人养牲口,也积不下来肥,想开荒养地还挺困难的。

不过日后若是熬糖,甘蔗渣倒也可以沤肥,王大伟思索着。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但也有很多人表示,为了早日摆脱寄人篱下的生活,就是烧些草木灰来沤地,也要努力开荒肥田!

王大伟帮他们登记好,又把新媳妇们叫进来训话。

村里的习惯,汉子们说正经事儿,女人和小哥儿是不能掺和的。于是她们都等在外间和院子里三五凑头的议论:“他们汉子说事儿,叫咱们来干啥?”

“不会是要敲打咱们要孝敬婆母吧……”今天这一天,因为有着娘家人撑腰,加之看不上那些懒汉,她们这些新媳妇可够不规矩的了。

有人就缩了缩脖子:“我有点儿怵村长……”

赵秋秋挺看不上她们缩头缩脑的样儿的,便道:“村长还没说话呢,你们这就自己吓自己。我看村长不是那样人儿,那天在广场上,他怼我婆婆也怼的挺痛快呢。叫咱们来什么事儿,进去不就知道了?”

她以前在村里就是个泼辣的,加上模样好看,没少有人说她的酸话讲究她。如今受了灾到了懒汉村,反而混得如鱼得水起来。

王大伟从里屋出来,饶有兴趣的看了这姑娘一眼。

叫她们来,除了要把她们的户籍添到夫家上,也是找她们来教导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