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夫闷闷不乐的将红糖过了称,又去里间拿银两,外头王大伟和宋 别提多兴奋了,这可是六两银子啊!!!
他们又有钱了!
宋 真的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因为谈成了一笔六两银子的生意这么高兴……
待老大夫拿了银子回来,他的头脑也从狂喜中清醒了不少,问道:“你们医馆可需要长期供货?”
“什么长期供货,红糖?”老大夫愣住了。他原以为这些红糖是他们从兴安县带来的,就剩这么多了。竟然还能长期供货?
那为什么不一次拿出来多卖一些?难道他们有货源,可以源源不断的送来?
“收自然是收的。”老大夫心里一阵波动,这货源若是让他知道了……“你们这红糖是从兴安县买的?上次你也说了,兴安县的红糖只要一两银子,若是长期合作,你看这价格上能否便宜些。”
宋 笑了:“兴安县的红糖虽然只要一两,上次您也自己说了,一路上的运输才更耗钱,我们利润也不高。”
老大夫眼神一动:“所以这些红糖真的是从兴安县运来的?”
宋 神色淡了些:“这就不劳您挂念了。您这里要是不需要长期供应,我找别人就是。”
老大夫这才回过神,惊出一头冷汗:他自己就是这医馆的东家,背后并没有什么靠山。要是宋 背后真有一支商队,自己这小家小业的未必是人家对手。
这汉子和哥儿虽然衣着简朴,却气质不凡,还是不要轻易招惹的好。想明白了这些,老大夫也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我就是顺嘴一问,你别多想。红糖自然是要的,你们每月能供多少?”
多少都供的了……反正是他们自家生产的。宋 这么想着,嘴上却道:“十几斤是没问题的,看你要多少了,我让人匀货出来。”
最终老大夫根据需要,和王大伟二人订下了每旬二斤红糖的需求,暂时先定三个月的。双方还当场写了一纸契约。
老大夫一边写一边念叨:“品质可不能差了,得和今日的一样。”
有不少不诚实的商家,样品送来是一个样子,后续送货又是一个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