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干脆提上裤子,结束功课,安心摘着棉花。
年晓米隔空喊道:“那你娘还打骂水云烟不?”
颜舒白笑道:“年大哥,你们终于出声了,我们还以为你和颜大哥在那啥哩……”
年晓米和颜墨面面相觑,吐吐舌头。
颜舒白继续说道:“我娘现在不敢动气哩。对了,年大哥,我还想让你帮忙去给娘瞧瞧,我才不相信什么跳大神的,她这肯定是病了。”
年晓米除了治疗痔疮,一些小病也会诊治,村民纷纷找他看病。
跌打损伤、头痛脑热、感冒发烧啥的,年晓米都配制了中草药,加上“灵气推拿”,倒也见效得很。
都是同村乡亲,年晓米收费也不高,最多收几枚鸡蛋、一块腊肉啥的。
长此以往,他在日落村民中的声望越来越高。
不过,他才不打算给颜氏看病呢,他内心升起小邪恶,巴不得她病成大傻子……
颜舒白一个劲地央求,看在他的一份孝心上,年晓米最终勉强答应,有空去帮忙瞧瞧。
大家继续摘着棉花,有些被棉桃包裹着,只是裂了缝,没有完全撑开。
这时就要连着棉桃一块摘,拿回家晒上两天,自然就开了。
没过一会,年晓米手上就被扎了几个口子。
听见他的叫唤,颜墨心疼道:
“叫你赶紧回去,咋不听话哩?你那小手嫩得很,一戳就破,不像我这长着老茧的手不怕戳,乖媳妇,快回家吧。”
破都破了,年晓米哪肯半途而废,挤掉血珠,继续摘着棉桃,“这点小伤没啥,还有几垄地了。”
颜墨摇摇头,也只能随他去。
又过了一个时辰,太阳升高,骄阳似火。
颜舒白要回去温书了,再过一个月就要参加乡试。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小勇竟生出一丝丝的不舍……
兰花姐今天去采购鱼苗,午饭是娃们送来的。
吃完饭,继续采摘,一直忙到傍晚,大家抬着棉花往家赶。
远处村口,突然传来锣鼓唢呐之声,听起来十分热闹。
回到家,年晓米问道:“刘婶,你说咱家收的棉花能弹多少被子?”
刘婶望了望:“能弹不少呢,这少说也有几百斤哩!你不打算卖了吗?”
年晓米摇摇头:“一斤也不卖,家里棉被都要换了,另外还要备些给小勇、云峰、兰花姐他们成亲用。”
齐婆婆笑起来:“年娃想得还真周到。”
傍晚已经晒不成棉花,不过也要摊开晾着。
“小勇,和我把院子收了。”年晓米拿起扁担开始收东西。
院中晒满红辣椒、榛蘑、咸鱼、虾米、蔬菜干啥的。
收完东西,晚饭也好了,齐婆婆做了一锅山芋稀饭。
家中山芋晒了几天太阳,水分全部吸收,此时用来煮稀饭是最甜的。
一家人正吃着,颜舒白火急火燎地跑来。
推开门,就喊道:“年大哥,快去看看吧,俺娘又犯病了,俺爹请的跳大神的也来了!”
原来刚才的唢呐声,是村长家的。
一听到跳大神,不光孩子们,大人们也来了兴致。
这可是一项难得的娱乐项目,就像前世“看春晚”般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