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喜欢看到年晓米自由自在驰骋在田间地头,飞跃在山野草原。
不想看到他天天和油烟打交道,困在小小店铺中。
年晓米倒是犹豫起来。
“倒不是舍不得雇人,只是……这账房先生万一贪钱咋办?”
“卖身契呗。”颜墨淡然道。
年晓米一愣。
啥?
卖身契?
他愣愣地盯着颜墨瞧了半天。
他想啥呢?这种东西都能想出来?
不过,很快也就释然。
这是古代封建社会,卖身契太正常不过了。
所以年晓米也就入乡随俗,不再矫情,不再想着人权自由之类的东西。
“那就雇个,哦不……买个账房先生,以后咱半个月来一趟就成。”
颜墨笑道:“没错,再说马上要秋收秋种了,云峰的婚事也要操持。”
尽管有了渔场和店铺,但古人固有思维还是必须要种地。
种地就像现代人的社保、医保之类,会让人有种安全感。
年晓米点点头。
“以后配料都分装好,半个月送一次。”
第二天,两人便去牙行雇了位二十多岁的男子。
此人叫蒋冬,性格温和,能写会算,看起来也极为憨厚。
只是但凡识字的都不便宜。
年晓米最终花了二十两银子,将蒋冬的卖身契拿到手。
年晓米也暗中观察了几日,这个蒋冬沉重心细,办事有条不紊,人也很是本分,经常还会帮刘叁干活。
年晓米彻底放心,将店铺钥匙交给了他,让他当起兼职掌柜并负责采买。
蒋冬很感激老板的信任和重用,自此,办事更加认真负责。
年晓米和颜墨彻底放手。
又恢复了曾经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们也只是十天半个月来送送调料包,看看账本之类。
等田五和王福来伤好后,他又雇了个伙计。
不过,此人是武行出生,是个练家子,一身的腱子肉,武功也强劲。
他除了打打杂,也负责小店的安保。
至此,一个账房掌柜、四个伙计,年晓米的店铺开始走上正轨。
当然,他也集结了兰花姐等壮汉,来到了颜墨四叔的酒楼。
没有太多废话!
进门就砸!
整个酒楼被砸得稀巴烂。
颜老四报了官!
好在年晓米和巡抚大人已经很熟稔(经常送些银两,算是贿赂……)。
颜老四是吃了个大大的哑巴亏,酒楼从此一蹶不振。
不去店里的日子,年晓米依然窝在家中,书写未来发家致富的计划书。
而家人们看到他再次清闲下来,极其开心。
因为他又有时间制作新奇食材,让家人大饱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