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励连忙叫来顺天府尹康启宗,让他带上顺天府的衙役们维持道路交通,尽力避免踩踏事故,另外再派下人去,引导舆论。

康启宗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住在文思院西边的门楼胡同,一大早就听见府里府外都吵吵闹闹的,间或听见几声“老天爷显灵啦!”“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下凡了!”,他从东华门进的宫,压根不知道太仆寺街那一片都乱成什么样了,就看见街头不少人都往西边赶,不知道在干什么呢。

直到他入了宫,亲眼见到了明光阁墙壁上的佛影。不远处,一直幽居于坤宁宫的太后,也带着郭选侍与顾由贞,站在明光阁外礼佛。

康启宗是广东人,信的妈祖,但是在这亲眼所见的“神迹”面前,他也不由得发怔。

“陛下……陛下,这,这难道当真是菩萨显灵?”

这当然不是什么菩萨显灵,是人为制造的蜃景罢了。整个坡台湖水的空气湿度大,密度也大,对光的折射率就更大,光从地面往空中折射时,上方空气的折射率会逐渐减小。他事先放好了的佛像被阳光直射,再经过反射,反射到这些折射率不同的空气层中时,会发生全反射,投射到明光阁的墙壁上。

不过这些没办法解释,也不能解释,顾励要的就是这玄乎神秘的效果。他微微一笑道:“爱卿,你不惊喜么?这是朕抄了一夜经书,诚心感动了上天,菩萨特意显灵,保佑我后楚百姓啊!”

别管是信了没信,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康启宗给了一个符合标准的反应。他激动不已,山呼万岁,听从顾励的交代,命人去维持秩序,疏散百姓。

他从承天门出来,路过官署,眼下还在官署内的京官们都坐不住了,四下走动交谈,有人看见康启宗,吆喝一声:“岳山,干什么去?明光阁那事儿听说了么?”

康启宗应答道:“陛下昨夜抄了一夜的经书,今天早晨菩萨就显灵了,这是为陛下的诚心感动了啊!我后楚有救了!百姓有救了!”

官员们愕然变色,有些反应快的,立刻高呼万岁,也要跟去看菩萨显灵,还有些面色犹疑凝重。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康启宗怎能猜不到这些人在想什么。他没有多说,笑呵呵地告别:“陛下正叫我去疏导疏导呢,人太多了,推推搡搡,容易出事。我先走一步。”

聂光裕吊着一只手臂,艰难地爬上太仆寺楼顶,那天他连遗言都交代了,哪知道虽然血流的厉害,可被抬下城墙后,包扎了伤口,在床上躺了几天便没大碍了。他闲不住,又跑到太仆寺官署内来,和同僚们高谈阔论讨论局势。

太仆寺楼高两层,对面宫墙内,明光阁的外墙上明晃晃地印着一个菩萨的影子。他豁了一声,兴奋地叫道:“随舟!你快来看啊!”

聂光裕虽已是二十有三,却有些少年脾性,心里兜不住事,与他一同进太仆寺的同年傅少阁就沉稳多了,在下头扶着梯子,笑道:“看完了就下来罢!这般咋咋呼呼的,若是给葛少卿见了,少不得又要骂你两句。”

聂光裕撇撇嘴,从梯子上爬下来,拍拍手,和傅少阁一起把梯子放入阁楼内。

两人一前一后,往楼下走。窗户外,顺天府卫正在大街上疏散百姓,却仍拦不住一波又一波的百姓对着皇城叩头。随着日头逐渐升高,那菩萨的影像也渐渐淡化,百姓们这才逐渐散开。

聂光裕道:“随舟,你说这天降祥瑞,难道我后楚果然气数未尽?”

傅少阁沉思不语,这种蠢问题,没有回答的必要。为了尽量别显露出对聂光裕的轻蔑,傅少阁只能做沉思状,好像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必须用半个时辰思索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