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往常治水,都是太监加朝廷官员共同治水,但是顾励不想让宫廷宦官过多地参与到朝政一事中。他问穆丞相,对治水一事,有没有好的人选。

穆丞相想了想,提议道:“陛下,有一个人,虽然年轻,但是于治水一事上颇有见地。”

顾励沉默半晌,忽然说:“穆丞相,您上次说这话,是举荐傅少阁的时候。”

穆丞相呵呵笑道:“陛下怎么问,臣便怎么说。陛下要治水能臣,臣便举荐人才。”

“这人是谁?”

“此人是太仆寺寺丞,聂光裕。”

顾励:“……哦,又是太仆寺的寺丞啊。”

穆丞相笑而不语。

“这聂光裕于治水之事上有什么过人之处?”

“聂寺丞虽然年轻,但他祖父乃是治水名臣聂峰。他年幼时便跟着祖父,见多识广。他入仕后,原先是在工部任主事,写过几篇治水的奏疏,老臣找来看过,以为此人深得他祖父的精髓,是个可造之材。”

顾励点头,想了想,问道:“还有别的人选吗?”

“还有一人……”穆丞相沉吟,有些犹豫。

顾励笑道:“丞相为何犹豫不决?这人总不会是已经发配辽东的傅少阁吧。”

穆丞相摇头,说:“并不是傅郎中,只不过此人与傅郎中一样,曾经犯过错,不知陛下可还愿意起用他?”

“这人是谁?”

“前都察院左都御史,夏星骋。”

这名字仿佛已十分久远,顾励想了片刻,终于回忆起来。这位曾经是王正的党羽,在朝中时与左世爵是死对头,后来顾励彻查王正案,把这人削职为民,也不知他现在如何了。

“穆丞相为何举荐他?”

“夏御史曾任工部侍郎,景顺十年那次大洪水,就是夏御史临危受命,带人前去黄河边治水的。夏御史……唉,夏御史曾经也是个心怀理想,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啊,陛下提起治水,老臣自然便想起了他。”

顾励想了想,还是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用夏星骋。他这才下台几个月,若是又起复,朝臣们怎么想,百姓们怎么想?

可是,教他意外的是,过了没两天,他居然收到了一封投书,乃是夏星骋请人带进京城里来的。

夏星骋回了老家开封,近来到了六月,雨水便多起来,夏星骋担心黄河支流要淹开封,特意投书请陛下派人治水,又在投书中写了数条治水良方。

这书信乃是他十多日前便写下的,夏星骋还在信中说,无论陛下派谁来治水,他都愿意协助此人,不求分文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