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穆丞相说:“辽东有焦烈威和董鹏镇守,燕赞画也是个机灵人,有他们三个在,只要军费跟上,辽东翻不出什么大乱。”

杨廷璧道:“丞相缘何忧心忡忡的,难道是……”

他想起陛下带进宫里的那人,虽说听朝臣们说,那是自遥远的番国英格兰来的使臣,可杨廷璧记得这人汉话说得十分流畅,而且还曾经在他家对面住过,后来又闹得陛下伤心吐血,这人哪里像个使臣啊?

君子不语人是非,杨廷璧自然不会到处去乱说,只是想到这人跟陛下可能的关系,他就呕血。

旁人看不出来,穆丞相总是能看出来些什么的,难道……穆丞相是在忧心这件事?

杨廷璧心中一喜,心儿砰砰直跳。

却听穆丞相说:“近来一连下了几天雨,这还没到梅雨期呢。”

原来穆丞相操心的是水患之事。

杨廷璧不免有些失望,被穆丞相提起了水患一事,也想起来,今年开春以来,雨水是多了些。

他说:“陛下不是在让工部维修运河,修建水利么?”

“这都是些须得长年累月坚持的大工程,岂有那般立竿见影的。”穆丞相想起在外修建水利设施的聂光裕和夏星骋,这两人自便外出治水,成效如何,就看今年夏天了。

穆丞相道:“尽人事,听天命,瞎操心也无甚用。罢了,不提了。杨翰林在京城中可还习惯么?我记得你是湖广人士。”

杨廷璧道:“除了北方有些干燥,其他倒都还适应。”

穆丞相笑了一下,两人聊了一会子,穆丞相道:“杨翰林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理想抱负想来也不同流俗,志存高远吧。”

杨廷璧笑道:“谈不上志存高远,只希望能做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穆丞相听见这话,脸上一瞬间流露出几分回忆之色,笑道:“要做一个好官啊,那可是要比坏人更聪明,更狡猾才行啊!”

第二天开始,杨廷璧便入宫给小殿下讲课。原以为只小殿下一个,哪知道还有一名额心点着红痣的男童,据说是真定伯周尔茂,并几个内书堂的阉童们。这些孩子们倒还罢了,此外那名据说是英格兰来的使臣居然也端坐在侧,噙着笑听他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