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看起来很是和蔼可亲,剥削起学生来却毫不留情。还以为他刚刚转过来,会有一段适应期过渡呢。

人家还是个新生宝宝,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打脸。

“叮咚”一声,他个人终端的提示声响起,祈易打开个人终端,一封 来自卡尔教授的邮件躺在收件箱里,点开,豁然一份课表呈现在眼前。

大课时间倒是不多,周一到周五,每天两节课,一节课两个小时,两节课就是半天,也就是一天中的半天要跟其他导师的同学一起学习专业知识。还好,每天还有半天和晚上的时间可以查资料写论文。

然而可悲的是,今天下午就开始有课程安排。

祈易索性先不回寝室,就在这里呆一上午了,看看下午要上的课,先动手查起资料来,作为插班生,总要先做一下预习,否则万一一问三不知,岂不是第一次上课就丢人丢大发了。

别人已经上了一学期的课程,他起码要了解相关课程进行到哪里了。当然他是毫不怀疑自己未来肯定能跟上整体课程的,不过有备无患嘛。

先了解一下目前课程的教学进度。

古地球历史研究专业,肯定要学习整个古地球的历史划分,以及那个时期的世界整体划分,古地球通史、古地球史学导论、东方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

细化学习的话,后续还有历史地理学、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史(美、英、法、日、德、俄等国、拉美、非洲、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古地球各个国家关系史,等等。

这么想来,虽然祈易对整个地球历史了解还没有那么多,但是应付现在的学习应该没有问题。

之所以这样,不是祈易本身天赋有多高或者对历史了解的有多透彻。

在整个星球联邦一体制的大背景下,现在的学生光是理解古地球时期分为东西方文明,以及分别都有哪些国家,这些国家又经历了多少朝代,就不知道死翘翘了多少脑细胞。

更不要说每个国家具体的历史。

只要能掌握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知识就很不错了。

这些都还是基础的知识,也就是大学阶段所学习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可能涉及到各个时期更为细节的历史,划分的也更为具体细致。

所以,很多研究人员终其一生也只能研究某一个方向,想要多个方向同时有所成就是很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