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度时间,他的身上是层层叠叠的青青紫紫,新伤旧伤混在一起,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歇斯底里的母亲,冷漠无情的父亲,充满恶意的家庭。
很小的时候,他一度以为自己已经疯了。
这段婚姻就像是一场异常滑稽的悲喜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商银河八岁那年,这对怨偶夫妻,终于离婚了。
而他们背后的家族,也在这段婚姻中反目成仇。
离婚后,商银河被判给了他的父亲。
但是他的父亲一点都不想见到他。
他将商银河留在国内的家中,请了保姆照顾,自己转头去了国外,从此开始主持商家在国外的事业发展,几乎不再回国,不再回归这片泛着他的耻辱记忆的地点。
八岁以后的商银河,永远孤零零地待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几乎再难以见到他的父亲和母亲。
但他毫不痛苦。
能够脱离那段被虐待的时光,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祝福。
在心理学的领域,童年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一向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奠基人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
事实确实如此,这段痛苦的、不堪回首的童年对于商银河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小的时候,他一直无法接纳别人的善意,从来都没有能够拥有一个好朋友。
他的内心深处似乎永远有一扇厚厚的门,将所有的善意都拒之门外。
现在他居然还能勉强维持着比较正的三观,没有变成彻底的反社会人格者,真是上天保佑。
直到他慢慢长大,学会了伪装,用遗传自他父亲的阳光灿烂的外表伪装着自己。
伪装着、伪装着,恍惚间,他自己都相信自己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人了。
第107章 年夜饭
在他父亲商宁安的刻意忽视下,周边所有的人都无视了刚刚在打招呼的商银河。
商银河挺直了背,扬起了头,带着最标准的微笑,若无其事地转身离开了。
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场景,他本就像是商家多出来的那个人。
他的身份何其尴尬,虽然是他父亲的婚生子,但他父亲几乎不承认他,他的母亲也不承认他,他母亲的家族更是直接与商家反目成仇,颇有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趋势。
虽然物质上不会有什么缺乏,但是,这个大家族里几乎没有人关心他。
而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任何一个长辈为他考虑未来、为他规划道路,他又该如何挣扎着长大,如何寻找到合适自己的未来?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商银河就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他自己确定自己心仪的学校,自己给自己报名补习班,自己督促自己努力学习。他竭尽全力维持着自己的生活,他对天发誓他未来一定会过得很好。
堂叔商丹书主动离开商宁安的身边,走过来招呼他道:“银河,来和你弟弟妹妹玩?”
在父亲商宁安不在的时间,堂叔商丹书偶尔会来照顾一下年幼的商银河。在这座老宅里,他最亲近的,也只剩下堂叔一家了。
但是商银河并不显得对堂叔一家非常亲昵。
在接触到堂叔商丹书一家前,年幼的商银河天真地认为,父亲就是应该这样冷酷无情,母亲就是应该这样歇斯底里,家庭氛围就是应该这样充满恶意。
因为他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他自然地把这样的氛围当作成了“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