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非法系统拆除队 游公 1172 字 5个月前

直到不少的学子们从这个醉仙楼走出,步入到了仕途,这个醉仙楼的意义才发生了转变,在这个京城里的地位也才定型。

来到这个醉仙楼里的人,想要展现自己才华的同时,也是渴望自己能被达官贵人相中,自此平步青云。

因为醉仙楼中也时常会有贵人到这个醉仙楼里,投入到那些位官僚的门下,成为门生。

所以,在这个酒楼里出没的文人才子们,也都是形形色色,也都各有见地。

只不过,有些人的见地未免太过荒谬,他们的话,无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假大空。

他们的治国之道,完全就是纸上谈兵,完全不切实际。

坐在包厢里的赵裕行听着下面那大肆的吹捧着那位独尊儒术,废除百家的先辈,认为当今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全部都是那位先辈之功,他们应该感恩于先辈,因为有了他,才有了他们今日文化的定型。

他们应该牢记先辈所言,大力的将这儒术推崇下去,这样可保他们国家千秋鼎盛,赵裕行听着,不由嗤笑了一声。

也不知道这位学子在众多学子中,是不是最为锋芒毕露的那个,在这名学子那空有其表的言语落下之后,竟然引得不少人拍手叫好。

赵裕行见着那一片的叫好声,突然担忧起了他们这个国家的未来……

从先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术便成为了这个国家的立足之本,乃至于立国之本。

其实,对于当时刚刚结束了战乱的国家而言,儒家的思想主张仁政,确实更能治国罢了。

当时的国家刚刚经受战乱,得到了统治,确实是再也经受不住战火,是休养生息的时候。

而儒术是当时最适合的御民之术。

从小熟读百家的赵裕行,又哪里不能够看清这点?其中的弊端,他又如何看不清?

最开始用独尊儒术也并非没有出过事,但这数百年间,也经过缝缝补补到了今日……

最初独尊的儒术,大致的思想未变,但确是将仁政与法治结合了起来,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在道德教化的同时,妥善的处理了与刑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