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来年正好京城聚。”余光笃兴奋拍了下手,计划着说道,“郑兄卫兄在京城都有不便之处,我家的宅子估计只有我一个人,到时候来我那儿读书吧。”
“也好。”郑照道。
“这样可以。”卫昀恒道。
平湖从马车下来,提醒道:“少爷,时候不早了,大少爷还在等我们,该走了。”
郑照点头,转身便往马车上走。
走了不到两步,突然就走不动了,他回头一看,余光笃委委屈屈的拽着他的袖子。
“郑兄,我会想你的。”他先前早就不见了。
郑照道:“松手。”
余光笃依依不舍的松开手,满脸悲伤的看着郑照上了马车。
郑照道:“不许哭。”
余光笃泪含在眼睛里不敢落下。
车夫拿起缰绳,马车向前行驶,不久消失在路上。
余光笃哇的一声出了来。
“郑兄!”
第17章 时间编号:1
郑照和郑炼回来的时候,庆国府并未派人来接,他们也没在意,直接回去了。拂娘撩开帘子看见大门口的两个巨大的石狮子,内心反而犹豫起来。
“照哥儿,先送醇娘回平安巷吧。”她想进门太久,现在能进却不敢进。
郑炼闻言劝道:“姨娘,醇姑娘我派人送就好,若不放心,我亲去一趟也行。您到了家门口,也没再离开的道理,和三弟一起去拜见母亲吧。”
“怎么好麻烦大少爷……”拂娘迟疑。
郑炼道:“姨娘就当帮我照顾下裁云。祖母嫌她出身门第低,向来不喜欢她。我和裁云成亲后直接搬去临清,说是打理家产,实际上和分家差不多。”
拂娘蹙眉道:“老夫人看不起我,时至今日才准我进门,我恐怕无能为力。”
郑炼道:“三弟名声日盛,祖母不会为难姨娘,请照应一二便好。”
“名声日盛?”拂娘疑惑的看向郑照,“照哥儿,这是怎么回事?”
郑照道:“都是误会,真的都是误会。”
拂娘听了更茫然。
郑炼笑道:“三弟一笔小篆将诚致斋变成了江北第一金石铺子,南来北往但凡路过临清的,谁不来刻个闲印?就是赶路来不及,也要拿走印稿。”
他在拂娘面前没有说画眉那一串故事。
郑照对郑炼微微颔首。
拂娘听得一脸惊奇,她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临清街头巷尾的传遍了的事,到她耳朵里都是新鲜事。
原来照哥儿写写画画偷懒啊。
错怪他了。
不过,这些虚名能做什么?不过一时的花团锦簇,没多久就会被人忘记了,哪有功名在身实在。
还是该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