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打算在这里好好生活,就顺其自然吧,徐宜是汉子是哥儿都没关系,当自己多了一个弟弟,以后该怎么相处还怎么相处。

想通了之后,和徐迩两兄弟一起欢快地把鸡和兔毛剃干净,熟练地开膛破肚,切成小块,等徐宜他们回来料理。

今天肉这么多,秦皓舍得一次给剁好了,两个哥儿也不吝啬调料。

土豆烧鸡,红焖兔子,爆炒鸡杂兔杂,熬了一大锅浓浓的鸡汤,放了点山里采的菌菇,鲜的不得了。

再炒两个素菜,刚收了粮食,粮仓满满,也没有做稀饭,而是焖了一大锅糙米饭。

在院子里收谷子的两个小的隔一会就溜去厨房,吸口香气也满足的不得了。

侥幸得到一两块肉,幸福得团团转,骨头都舍不得吐,含在嘴里吮得津津有味。

菜快上桌的时候,徐宜差徐迩去叫王叔么儿子徐华来吃饭。

王叔么和他儿子两个人住在隔壁另外一个院子里,徐家在中间,三家靠一起,离村中心都有一段路,平常关系热络。

特别是秦皓房子原主人一家搬去府城后,他们两家关系就更好了。

王叔么年少丧夫,和儿子相依为命,脾气要强的很,死活不肯改嫁,靠着打理家里两亩田和一手针线活硬是将儿子养大了。

他和徐宜阿么是最好的朋友,以前徐家夫夫帮衬了他不少。

徐家夫夫过世之后,看到十四岁的徐宜带着更小的两个小孩,他生怕三个孩子出事,第一年天天都要来徐宜家照顾。

现在虽然没有每天过来,偶尔还是会来串门,也算是徐宜三兄弟唯一的正经长辈。

等徐迩把徐华叫过来,饭菜全都上桌了,徐华和徐迩差不多大,随着两个小的很快就和秦皓打成一片。

一顿丰盛的饭菜入肚之后,秦皓又收获了一枚迷弟。

饭菜分量很足,最后连汤都一滴不剩,除了秦皓,其他人都吃的肚儿滚圆,心花怒放。

农家人过年都没有办法敞开肚皮吃肉,更何况平时,炒菜下油都得斟酌着放。

大家伙坐在凳子上,抱着自个儿肚子回味无穷。

秦皓不习惯吃粗糙磨喉的糙米,勉强塞下一碗饭就不行了,想着当务之急是带着大家要挣点钱,最起码能每天吃米饭,吃肉。

吃完饭王叔么打发徐华回家,自己留下来和徐宜住一屋。

秦皓家今天不能住人,只能和徐迩先挤一晚。

未婚哥儿,汉子还是要避嫌,家里要有个大人。

第8章 卖货

第二天清晨,秦皓背着包,徐迩背着徐杉,三个人早早来到村口,等去县城的牛车,两文钱一个人,人满了就出发。

昨天晚上秦皓说要去县城办点事,两个小的虽然满脸渴望,可很懂事没说出来。

虽然前天两个人才去了县城,可一个不省人事,一个守在药堂,和没去一样。

其实带他们去也不碍事,秦皓想着一只羊是放,几只羊也是放,反正两家稻谷也都收割完了,就和王叔么说要不三家人都去。

王叔么不同意,这么多人路费都不少,他家田少,徐华明天还要去其他人家田里帮忙,一天可以得十五个铜板。

王叔么,徐宜也要在家里晾晒谷子,最后就剩徐迩徐杉跟着去县里。

徐宜再三交代两个弟弟要听秦皓的话,又给了徐迩一百文,怕他们花秦皓的钱。

秦皓现在大子没一个,徐杉人小收了个铜板,三个人坐牛车的五文还是徐迩先掏的。

村里人愿意花两文钱坐牛车去县城的一般都是要去县城卖菜,卖鸡蛋,卖山货之类,去晚了早市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