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时候甚至会忍不住憧憬,说不定褚云枫医术高明,最后这孩子福大命大活了下来也未可知……他日日抄经为这孩子祈福,虽知多半是徒劳,但心里总忍不住有那么一丝幻想。

万一上天垂怜他们呢?

今日早朝,有一件大事发生。

此事本身倒也算不上多惊天动地,不过是西北军大捷之后,派了个将军回来述职。但此人身份和来意十分不一般,其一他是疾风将军柳临溪的同僚,两人在西北之时据说是生死之交,其二此人从前曾得了老王爷的推荐,此番回京本是要留在京城任职的。

此人便是于行之——西北军除了柳临溪之外的另一员大将,同样的年少有为,同样的名声在外,同样的相貌堂堂。只不过于行之相对而言比柳临溪更稳重,在战场上没那么锋芒毕露,更为低调,名声自然比柳临溪要小一些。

今日,于行之的出现,着实让朝臣们议论了一番。

有人觉得于行之这次来讨不到什么好果子吃:

“听说于将军的父亲是老王爷故交,俩人渊源颇深啊。”

“老王爷触了陛下逆鳞,都被圈禁了,他推荐的人陛下定然不会重用。”

“西北军已经有了柳将军入京为官,哪还用得着他?”

“一山不容二虎,他来了柳将军去哪儿?”

但也有一些人很看好于行之:

“柳将军此前是因为有孕进宫,后来不是说孩子没了吗?”

“陛下到底年轻,心性不定,当时是给了柳将军禁军副统领的职位,可后来禁军不还是陆俞铮一直把持吗?”

“对啊,陛下若真看中柳将军,怎么柳将军一直连朝都不上?我看于将军很有希望。”

“柳将军虽然也是西北军的,但安于躲在后宫做个金丝雀,倒是这于将军看着沉稳多了……”

还有一些人借此机会八卦了一下李堰和柳临溪的现状:

“听说陛下和柳将军如今分居两殿,柳将军似乎不再得宠了。”

“此前陛下不是悬赏民间擅用毒蛊之人吗?听说柳将军中毒了,不能侍奉……”

“不是说太医院新来一个姓褚的少年吗?据说他日日在御书房伺候……”

“哎,可惜了柳将军大好前程……”

“柳将军他日若是出宫,照样会有不少才俊上门提亲,多少人等着他失宠呢……”

于行之倒是颇为淡然,立在大殿中不卑不亢。

他述职之后,便垂首等着李堰的询问。

“于将军一路辛苦了,朕常听柳将军提起你,说你们在西北之时是莫逆之交,此番于将军回京,想必也一直盼着能与柳将军叙叙旧吧?”李堰一脸笑意的问道。

他此话一出,众人皆惊,没想到他这么直接,一点弯子也不绕。

但李堰说这话时看似随意,但有心之人都知道这话里分明带着几分试探。

“回陛下。”于行之拱手回道:“臣在西北军之时与柳将军分属两部,作战时他多为中军前锋主力,在西北军中英勇无双,臣多为右军承策应之责,说起来臣还算是他半个属下。”

于行之这话说的极有分寸,对李堰那句试探,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

同时他一句“半个下属”,便算是当众撇开了他与柳临溪的关系。

话已至此,李堰也不好再多问,当即夸赞了几句西北军的英勇,又着礼部拟了封赏西北军的日子,便退朝了。

“陛下,看来于将军和柳将军并不如传言中那般亲近啊。”下了朝之后,苏恒见李堰一直沉着脸,便斟酌着开口道。

“呵。”李堰冷笑一声道:“他若直接认了,当堂求见柳将军,朕反倒不会多想。故交旧部,京城重逢,哪怕关系不亲近也该见面叙叙旧吧?可你看他话里话外都在和柳将军撇清关系,生怕有任何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