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有上千户人,在不久前才失去了至亲。

如今恰逢佳节,不知道多少人都在默默思念着自己故去的亲人。虽然这小小的河灯,能承载的东西实在是有限,但人们依旧愿意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冒着寒风去放一盏河灯,既是怀念逝去的亲人,也是慰藉活着的人。

柳临溪坐在河边看了一会儿,心念一动,朝十方问道:“十方,你想不想去放灯?”

十方点了点头,柳临溪便让苏恒等在此处看着他们买的那堆东西,拉着十方去了渡口。

渡口那里有伸到河中的一段路,所以站在那上头放灯特别方便。

柳临溪观察了一会儿,找到卖灯的地方,付了钱买了两盏河灯。

“我要说什么吗?”十方拿着河灯有些茫然。

柳临溪蹲在他身边道:“你想说什么都可以,不说也行。”

“我要跟谁说呢?”十方问道。

“你可以跟任何人说,跟佛说也行。”柳临溪本想说可以给他想念的人说,但转念一想十方什么都不记得了,这话未免有些凄凉。

十方闻言想了想,开口道:“佛祖保佑,希望放灯的人,心愿都能实现。”

柳临溪一怔,瞬间有些鼻酸。

他转头看向十方,便见十方小心翼翼的将河灯放入水中,然后双手合十十分虔诚的念了几句经文。柳临溪虽然不知道他在念什么,但想来定是十方对这些人最纯粹的祝福。

“你也放吧,我跟佛祖求了,让你和他们的愿望都能成真。”十方朝柳临溪道。

柳临溪拿着河灯,原本是想求他和李堰能白头到老,但那一瞬间又觉得有些惭愧。十方一个五岁孩童,都能想着普度众生,他还是李堰将来的皇后呢,只求自己的幸福好像太小家子气了。

于是柳临溪想了一会儿,郑重其事的开口道:“希望大宴国泰民安。”

柳临溪说罢,珍而重之地将那个河灯放到了水中。

流水带着两人的河灯缓缓流去,很快便淹没在众多的光点里了。

柳临溪那一刻突然有点伤感,为了那些放河灯的人,以及放灯之人所思念的人。

“愿大宴国泰民安。”一个声音在柳临溪身旁响起,柳临溪一怔,转头看去,便闻那人又道:“愿柳临溪平安顺遂”

那人说着将河灯放入水中,转头定定地看着柳临溪。他戴着和柳临溪同样的面具,虽然看不见脸,但他一开口的时候柳临溪便听出了他的声音。

“你怎么找到我们的?”柳临溪问道。

“你戴着个面具,我难道便认不出你了?”李堰失笑道。

李堰说着朝十方伸出一只手,十方忙抬手牵住。

于是,柳临溪便一左一右牵着十方上了岸。

三人正欲走回廊桥的时候,柳临溪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忙伸手拉住了李堰。李堰会意朝他视线的方向看去,便见柳向晚和于行之并肩朝他们走了过来。

不过因为他们二人带着面具的缘故,于行之和柳向晚都没认出他们。

柳临溪和李堰迅速地对视了一眼,柳临溪抬了抬下巴,意思是要跟上去。

李堰压低了声音道:“这样不好吧?”

“咱们光明正大的走在街上,有什么不好的?”柳临溪道。

李堰单手将十方抱起来,另一只手牵着柳临溪,俩人跟在了于行之和柳向晚的身后。

“陛下批复你的折子了吗?”柳向晚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