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年纪越来越大,路走不动,衣服也快洗不动了。
这居养院,我和婆娘不能动的时候,能不能进得?”
老者恳切的等待着秦岭南的回答,但是这事他不能做主。
按照规定,家中有子女的是不能进居养院。
只是按着老者所言,唯一的一子参了军。多年来没有音讯,生死不明,却也难断。
秦岭南与赵柯然对视,老者这番话倒是让他忘了这一茬。
他上前询问,“老翁,可有五十?”
“有。”老者点头回道。
“夫人呢?”
“她比我小一岁。”
“你说你儿子在青玉关当兵?”
“是啊。”老翁不知赵柯然为何这么问,面对官者此般盘问,老翁心中有些畏惧,他问道:“大人为何这般问?”
“老翁不要怕,你与夫人年岁符合入住居养院条件。告之于我你儿子的信息,待确定了身份后,你可与夫人直接搬入居养院。”
老者听了赵柯然的话后,松了口气。他听到确定了儿子身份就可以和婆娘去居养院生活,开心的不行。
他是真的怕不能动时无所依靠。
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赵柯然轻声问道:“老翁儿子姓甚名谁?年岁几何?老翁家中又住何处?”
老者认真仔细的一一回了赵柯然问的,赵柯然让人记下,不要将信息写错漏了。
趁着老者念儿子信息的时候,秦岭南将赵柯然拉到了一边。
背对着老者,秦岭南小声问道:“赵大人,当初不是说避免有子女故意不赡养老者之嫌。凡有子女在的一概不收嘛?”
他悄悄看了一样老者,那老者正在认真的给记录信息的人员讲他家的地址。
秦岭南也于心不忍,但还是说道:“这老翁的儿子虽说当了兵,可现在还没确认生死。大人你不该直接应下…”
赵柯然微微笑道:“县丞大人,我明白你的意思。可这位老翁不一样,先前也是我疏忽了,忘记加了一条关于居养院入住的条件。”
秦岭南问:“什么条件?”
“家中只有一子,但子从军,无论子是生是死。年岁符合都可入居养院安老。子若生,归来日可选择与子生活也可以继续留在居养院。”
秦岭南隐约知道赵柯然为什么加上这一条,却还是没忍住问了赵柯然一句,“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军人。”
赵柯然想到在青玉关因战争而受伤的将士,他们为了家国百姓,不顾生死,浴血奋战。
他想要尽自己所能,让他们在战场时,没有后顾之忧。
秦岭南怔怔的看向赵柯然,他自诩为国为民,却是不如眼前的少年。
“赵公不愧为天下读书人之向往。”
秦岭南以为,赵柯然如此心性品质,源于赵家家学家风。
赵柯然有些不明白,这秦岭南话说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夸起原身的爷爷了。